三、保羅教派移植到色雷斯以及向意大利和法蘭西的傳播(750—1200 A.D.)(第2/2頁)

保羅教派的信徒投身在拜占庭的旗幟之下,經常被派遣到意大利和西西裏的希臘行省。無論是在平時還是戰時,他們與陌生的來客以及當地的土著自由交談,發表的見解暗地裏在羅馬、米蘭傳播,甚至還到達阿爾卑斯山之外的王國。很快就可以知道,數以千計各階層的正統基督徒無論男女,全都接受摩尼教的異端邪說。奧爾良燒毀12種教會法規的火焰,是宗教迫害最早的行動和發起的信號。就保加利亞人[150]這個名字而言,來源很無辜,運用起來讓人感到可憎,但是它卻把部族的分支連同信奉的教派都散布到歐洲各地。

保羅教派對於偶像崇拜和羅馬表現出同樣的痛恨,靠著主教和長老共同統治的制度,才能相互聯系起來。他們有不同的派別,在於神學上模糊而陰暗的微小差異,但是大家都同意兩個主要的原則:對於《舊約》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基督的肉體沒有釘在十字架上,也不存在於聖餐之中。這個宗教團體有簡單樸素的禮拜儀式和無可指責的嚴肅態度,連敵人都不得不承認,他們要達成的完美標準是如此崇高。不斷增加的會眾被區分為兩種門徒:在塵世的“實行者”和對來生的“期盼者”。法蘭西的南部行省是阿爾比異端[151]的發源地,保羅教派已經打下深厚的基礎。曾經發生在幼發拉底河鄰近地區的殉教和報復,經過時勢的變遷和人事的興衰,到了13世紀重新出現在羅訥河兩岸。腓特烈二世恢復東部皇帝的法律和規定。朗格多克的采邑和城市出現起義者,引發在特夫裏斯的叛亂行動,教皇英諾森三世血腥鎮壓的名聲已經超過狄奧多拉。要是僅就殘酷而言,狄奧多拉的士兵可以與十字軍的英雄相提並論,她的僧侶卻遠不如宗教法庭的創立者。[152]

宗教法庭的職責和功能,更適合於肯定而不是駁斥具有邪惡原則的信仰。保羅教派或是阿爾比異端的集會被火與劍所根絕,鮮血淋漓的殘余信徒只有逃亡、藏匿或是在表面上接受正統教會的信仰。但是他們所激發的永不屈服的精神,仍然活躍在西方世界。在政府、在教會甚至在修道院裏,一群潛伏的繼承人將聖保羅的門徒保存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反對羅馬的暴虐統治,接受《聖經》是信仰的規範,諾斯替神學的各個觀點使他們的信條更為純真。威克裏夫在英格蘭,以及胡斯在波希米亞的奮鬥,雖然功敗垂成沒有發生預定的效果,但是茨溫格利、路德和卡爾文的名字備受敬仰,被信徒尊為民族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