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的偶像崇拜以及外來宗教的影響(第2/2頁)

阿拉伯是自由之邦,每當鄰近的王國受到外敵入侵和暴政的打擊時,遭受迫害的教派就會逃到這片樂土,在此過上無憂無慮極其自在的生活。那些薩比安派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徒所信奉的宗教,經過波斯灣傳播,之後到達紅海。在更為遙遠的古代,薩比安教義經由迦勒底人[155]的科學和亞述人的武力傳遍亞洲各地。巴比倫的祭司和天文學家[156]用2000年觀察所獲得的經驗,演繹出自然和天體的永恒法則。7位神明或天使指揮7大行星的運轉,受到他們的敬拜,並且把無法抗拒的影響力投向地球。那7大行星的特性、黃道12宮的符號以及南北半球的24個星座,全部用圖像和符咒表現出來,每個星期的7天各有所代表的神明。薩比安教派每天要禱告3次,哈蘭的月神廟是朝聖的地點。[157]但是他們對信仰保持堅定的彈性,隨時能夠向別人學習或努力教導,在創造世界、洪水泛濫和教長授命的傳說中,他們和俘虜的猶太人有極為類似的說法,全部訴諸亞當、塞特和以諾等秘典[158],再摻雜一些福音書的道理,使多神教論者的殘余勢力轉變為巴士拉地區的聖約翰派基督徒。[159]巴比倫的聖壇被祆教信徒推翻,但薩比安教派受到的傷害被亞歷山大用刀劍進行報復,波斯人在異族的奴役之下呻吟500年之久,瑣羅亞斯德最純潔的門徒逃脫偶像崇拜的汙染,前往沙漠與過去的敵手一同呼吸自由的空氣。[160]

穆罕默德逝世前700年,猶太人已經在阿拉伯半島定居下來,提圖斯和哈德良統治時的戰亂期間,有更多的人被從聖地驅趕出來。這些勤勞的流亡人士向往著自由和權力,他們在城市裏修建會堂,在曠野中構築堡壘。那些非猶太人的改信者因為受過割禮,外表上看起來與以色列人的後裔沒有什麽區別。基督教的傳教士行動活躍,獲得極大的成就,正統教會建立穩固的統治,受到壓迫的教派相繼逃到羅馬帝國國境之外的地區。馬西昂派和摩尼教派到處傳播狂熱的宗教理念和偽經的基督福音;也門的教會以及希拉和迦山的公侯,接受雅各派和聶斯托利派的主教向他們諄諄告誡更為純潔的信條。[161]

每個部落都有信仰的自由,阿拉伯人不受約束,可以選擇或創立自己的宗教,因而部族原始簡單的迷信與聖徒和哲人崇高的神學融合在一起。學識淵博的異鄉客一致認同,開始傳播一個最基本的神學概念: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存在,超越天國和人世所有的權柄和力量,但是他經常運用天使和先知的作為對人類有所啟示,他的恩典或正義化為及時的奇跡,能夠改變自然界的規律和秩序。阿拉伯人的有識之士盡管忽略對他的禮拜,然而都承認他的權威。[162]他們之所以緊抱著偶像崇拜的遺骸,完全是習慣作祟而非出於信念。猶太人和基督徒是經書裏提到的人民,《聖經》已經譯成阿拉伯文[163],那些勢不兩立的敵人全都接受《舊約》的各卷。阿拉伯人在希伯來教長的事跡中,很高興能發現自己民族的祖先。他們為以實瑪利的身世和應許而歡呼,尊敬亞伯拉罕的信仰和德行,為追溯民族的起源至神所創造的第一個人,他們也對聖書中的神奇故事以及猶太法師的夢想和傳說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