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克洛維贏得哥特戰爭建立法蘭克王國(507—536A.D.)

旗開得勝的克洛維使哥特人的光榮受到羞辱,法蘭克人快速的發展讓哥特人感到嫉妒和畏懼。阿拉裏克年紀很輕就享有大名,在對手強勢作為下感到自嘆不如。兩國相鄰的邊境發生很多爭執,談判沒有結果,拖延一陣後,兩國君王同意見面會商。克洛維和阿拉裏克在盧瓦爾河一個小島上舉行會議,該地離昂布瓦斯不遠。他們相互擁抱為禮,交談氣氛非常親切,一起舉行盛大宴會,分手時矢言和平與手足之情。然而,表面上的信任背後隱藏著見不得人的陰謀,充滿敵對和背叛的企圖,雙方彼此控訴,因此有必要進行最後的仲裁,但後來兩方都逃避和否認仲裁的存在。克洛維已將巴黎當成帝都,就在這裏召集諸侯和武士開會,他尋找動機和借口,千方百計要發起哥特戰爭。他宣稱:“我看到高盧大部分地區仍為阿裏烏斯教派據有,內心感到惱怒不已。讓我們在上帝的幫助之下進軍去討伐他們,等征服異端教派後,我們可以占領和分配最富裕的行省。”

法蘭克人受到遺傳的英勇以及宗教熱情的鼓舞,大聲贊許國君深謀遠慮的計劃,不論是陣亡還是征服,同樣有利可圖,他們願意獻身戰爭,不惜以死相報。這時有人發出莊嚴的誓言,若不贏取勝利絕不刮臉修面,哪怕不方便也只有忍受。克羅提爾坦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一直都極力贊成這件偉大的義舉。她提醒丈夫這番事業是建立虔誠信仰的基礎,一定可以邀得上帝的恩寵。她對於所有家仆也是如此要求。這位基督徒的英雄有高明的戰技,他用強壯有力的手臂投出他的戰斧,說道:“我要在戰斧落下的地點建立一座教堂,讓神聖的使徒獲得榮耀。”這種裝模作樣的舉動肯定會獲得正教信徒的擁戴,何況他們在私下已經建立聯系。信徒虔誠的願望逐漸發展為勢不可當的通敵活動。阿基坦的人民對哥特暴君輕率的指控感到震驚,他竟公然指控他們更願意接受法蘭克人統治。他們熱情地追隨者羅德茲主教奎提阿努斯[387]被放逐後,講道比在教區裏更能發揮影響力。法蘭克人在與勃艮第人建立聯盟後,實力增強不少。阿拉裏克為抵抗國內外的敵人而集結軍隊,數量上遠比克洛維的軍事力量強大得多。西哥特人重新開始加強訓練,他們過著長期平靜且衣食無缺的生活,早已忽略了對軍事的整備。一隊勇敢而強壯的精選奴隸伴隨主人上戰場,[388]高盧的城市被迫提供協助。東哥特國王狄奧多裏克統治著意大利,盡力想要維持高盧的平靜局面,或許是故意裝出有這種需要,於是挺身而出擔任不偏不倚的仲裁者。但明智的國君害怕克洛維建立如日東升的帝國,遂基於民族和宗教的關系,肯定地做出保證要支持哥特人。

一個偶然發生或刻意安排的奇特征兆為克洛維的遠征蒙上了一層神聖色彩,被當作他受到上帝恩寵的明確宣示,為迷信的時代所接受。他從巴黎出發,帶著崇敬的態度經過圖爾神聖的教區時,突然感到心神不寧,想到要去參謁聖馬丁的神龕。這裏不僅是高盧的聖地,也可以獲得神諭的指示。他的信使被要求特別注意,要在他進入教堂的一剎那,安排合唱團唱出贊美詩的詞句。他真是非常幸運,這些詩篇在歌頌天國勇士的英武和勝利,而他正要趕赴戰場擊滅天主的敵人,可以很容易轉用到這位新的約書亞和基甸身上。[389]奧爾良為使法蘭克人的進軍獲得安全保障,特別在盧瓦爾河上架設一座橋梁。但是在離普瓦提埃約40英裏的地方,維埃那河的水位高漲,使得行程受到妨害,而且西哥特人在對岸設置了營地。作戰的延遲通常會給蠻族帶來危險,因為他們在行軍的途中,會將經過地區的糧草耗用一空。現在克洛維雖然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物資,然而面對兵力優勢的敵人,要想構築橋梁或者強行打開一條通路,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做法。態度友善的農人熱烈歡迎他們的救星,很容易就為克洛維的大軍提供了不為人知而又沒有防備的徒涉位置。後來的傳奇故事更誇大了發現渡河點的功勞,說是一條極為壯碩而又美麗的白色公鹿,引導和催促正教軍隊的行軍。

西哥特人的軍事會議猶豫不決而又混亂不堪,一群性情粗暴的戰士狂妄無禮地誇耀自己的實力,拒絕在日耳曼的強盜面前逃走,這激起阿拉裏克要用武力來維護羅馬征服者的名聲和血統。行事謹慎的酋長提出勸告,讓他避開法蘭克人第一擊的銳氣,期望在高盧南部的各行省,會合久經戰陣和贏得勝利的東哥特人,這時意大利國王已派遣軍隊提供援助。哥特人在最重要的關頭把時間浪費在無益的商議上,過於倉促地放棄了有利的位置,緩慢而混亂的行動使他們失去了安全撤退的機會。克洛維渡過徒涉點後(後來這個地點仍稱為哈特,Hart,意為“公鹿”),他不顧一切迅速進擊阻止敵人脫逃,夜間行軍靠高高懸掛在普瓦提埃主座教堂的上空的那閃閃發光的流星指引方向。聖奚拉裏正教繼承人的說法與現況完全一致,上天的信號可以和在沙漠裏引導以色列人的火柱相比。在這天清晨的第三時已經過了普瓦提埃約10英裏,克洛維俯視下方的哥特軍隊立即發起攻擊。對手在恐懼和混亂中很快完成了防禦準備,在極端危險中重振士氣。鬥志高昂的年輕人發出鼓噪的聲音要求出戰,拒絕在羞辱的逃跑中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