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基督教興起後羅馬舉行異教慶典的狀況

希臘人懷抱強烈的期許,盼望皇帝的正教信仰就像維夫特一樣虔誠,他們沒有忘記在安特彌烏斯離開君士坦丁堡時,把占地廣大的府邸改建為一個公共浴場、一間教堂和一所收容老人的療養院,[192]但還是發現一些可疑之處玷汙了安特彌烏斯在神學領域的名聲。菲羅西烏斯是馬其頓教派的信徒,皇帝在與他的談話中,被他那宗教寬容的精神感染,因此羅馬的異端分子集會都不再受到查禁。奚拉裏教皇在聖彼得教堂對此發出無畏而憤怒的譴責,但還是不能讓皇帝廢除這不得人心的恩典。對已成為弱勢團體的異教徒來說,由於安特彌烏斯不予查禁和偏袒維護的態度,他們對未來感到了一線希望。他與哲學家塞維魯的友誼,以及晉升後者為執政官的舉動,都被說成圖謀要恢復古老的神明崇拜。[193]這些昔日的偶像現今都被打得粉碎,化為塵土;一度被整個民族尊奉為信條的傳統神話,現在也已無人相信,只有當基督徒詩人加以運用時,才不會引起反感和懷疑。[194]

迷信的遺留尚未完全被抹除幹凈,像是起源在羅馬奠基之前的牧神節慶典,在安特彌烏斯統治期間仍舊在舉行。這種野蠻而簡單的儀式展現出技藝和農業未發展前的早期社會的特點,鄉野的神明掌管辛勤而歡愉的放牧生活,像是潘神、烏努斯和一群山林精靈,都是牧羊人幻想的產物,帶著恣情放蕩、運動嬉戲、挑逗好色的意味,他們的法力有限且遊戲人間。山羊是最符合他們屬性和個性的祭品,獻神以後新鮮的犧牲被切割成小塊,用柳枝穿起來燒烤。縱情於酒色的青年群集在飲宴中,全身赤裸地在原野上奔跑,手裏拿著皮帶,被觸碰到的婦女將得到多產的祝福。[195]阿爾卡狄亞人成為流亡者後,[196]渴飲清泉,夜宿樹叢,在巴拉廷山深邃之處建立潘神的祭壇。根據傳說,羅慕路斯和瑞摩斯都在此處受到母狼哺乳,在羅馬人眼中,此地因而變得更為神聖與古老。此林木叢生的地點逐漸成為羅馬廣場,四周全是雄偉壯觀的建築物。待帝國都城改變宗教信仰後,基督徒仍舊在每年2月舉行牧神節活動,他們相信這對動物和植物世界的繁衍綿延具有神奇莫測的影響力。羅馬主教一直要求廢止這種異教習俗,因為有違基督教的信念,但無法獲得官員支持。根深蒂固的惡習一直維持到5世紀末葉,教皇格拉西烏斯把偶像崇拜完全消滅,完成都城的凈化,為此他特別頒布正式的辯護書,用來安撫元老院和人民的抱怨之聲。[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