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狄奧多西贏得哥特戰爭的重大事跡(379—382 A.D.)

我感到非常遺憾,現在必須與正直而可靠的導師作別,他寫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沒有被偏見和感情蒙蔽,而當代人的內心多少受到影響。阿米阿努斯·馬塞利努斯以瓦倫斯的戰敗和死亡終結了他的作品,把下一個統治時代更光榮的主題,托付給富於朝氣和才華的後起之秀。這位後輩並沒有接受他的建議,也沒有模仿他的風格。[369]因而,研究狄奧多西統治的時代,我們只有采用佐西穆斯帶有成見的記載和敘述:這些都來自殘缺史料和編年記事的推測和影射之詞,來自詩作和頌詞的比喻體裁,來自教會作家毫無價值的協助。這些作家致力於宗教派別之爭,把異教誠摯的美德和穩重視若無物。自覺於以上種種不利的情況,接下來會繼續涉及羅馬帝國衰亡的相關部分,我將踏著懷疑而膽怯的步伐開始前進。然而我還要大膽宣布,狄奧多西對蠻族並沒有贏得決定性的重大勝利,以報哈德良堡會戰之仇。對於那個時代的狀況和情勢,就是禦用演說家也三緘其口,不置一詞。

只要實際的災禍沒有擴大到造成致命的損害,一個經由多少世代胼手胝足樹起的巨大國家結構,就不會因一天的失誤而土崩瓦解。哈德良堡平原之戰慘敗,羅馬帝國損失4萬人馬,然而這些物質和人員的損失對於羅馬這樣的帝國來說並非致命的。人煙稠密的東部行省有數百萬的居民,可以立刻接受征召;士兵的勇氣更是人類習性中最平凡而常見的素質,作戰幸存的百夫長只要用心對士兵加以調教,他們就能習得足夠的戰技來對抗毫無紀律的敵軍;蠻族雖然從潰敗的部隊那兒奪得了馬匹和盔甲,但卡帕多細亞和西班牙養育的馬群,完全足夠用來供應成立新的騎兵隊;帝國有34個軍械庫,儲存大量攻擊和防禦的武器和裝備;富裕的亞細亞可以籌措資金,使戰爭的費用不致匱乏。

但是哈德良堡會戰在心理上造成的影響,不論是對於勝利的蠻族還是失敗的羅馬帝國,都遠超出當天所能想象的範圍之外,而且後果極為嚴重。一位哥特酋長提到,雖然他說話的語氣很粗野,但還是有所保留,他說他殺人已經殺得手軟,但最令他感到吃驚的,是這些一群像綿羊一樣四散奔逃的家夥,竟膽敢擁有舉世財富和眾多行省。羅馬帝國的臣民和士兵,就像哥特人過去聽到“匈奴人”的名字一樣,現在聽到“哥特人”就懼怕不已。如果狄奧多西很倉促地收容散兵遊勇,連自己的畏戰心理都無法克服,就將他們領上戰場去迎戰高奏凱歌的敵人,這樣魯莽的行動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狄奧多西的確配得上“大帝”這一頭銜,在這個令人難忘的時刻,采取堅定而忠誠的防護措施來保衛國家。他把大本營設在馬其頓首府帖撒洛尼卡,在那裏監視蠻族的動靜。從君士坦丁堡的城門一直到亞得裏亞海的海岸,他直接指揮部將的作戰行動。各城市都要構築工事堡壘,加強守備能力。部隊服從命令恢復軍紀,士兵一旦對自身的安全有了信心,就在無形中增加了膽識。羅馬軍隊經常對騷擾鄰近地區的蠻族發起突擊,而如果在兵力和地形上不能獲得決定性優勢,就不允許部隊接戰。要是一旦交鋒,多半都是羅馬軍隊的勝算較大。他們從勝利的經驗中慢慢體認,覺得殲滅強敵應在意料之中。原來分散配置的守備部隊,逐漸組合成小型軍團,經過仔細規劃和良好協調,在統一指揮下發起作戰。羅馬軍隊的戰力和士氣,日復一日地更為壯大和高昂。

皇帝運用各種計謀,不斷發布作戰勝利的信息,用來挫折蠻族的威風和鬥志,激勵臣民的希望和勇氣。以上不過提綱挈領敘述概要,狄奧多西獲得四次戰役的勝利。要是如實詳細說明他的構想和作為,相信每一位有軍事常識的讀者,都會對他那無與倫比的兵法素養,致以最高的敬意。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共和國因法比烏斯的拖延作戰而得救;雖然西庇阿在紮瑪戰場上豎起了光輝的戰勝紀念碑,獲得後代子孫的敬仰和欽佩,但法比烏斯在坎帕尼亞的丘陵進出,切斷了漢尼拔的補給線,這一功績並不會因他未與敵人正面接戰而有所削弱。所以將領在這時也不必靠著運道,非要帶領部隊打了勝仗,才能贏得應有的榮譽。狄奧多西倒是像法比烏斯那樣建立了蓋世的功勛,他的身體很衰弱,經常因重病而纏綿床榻,但英勇的心志和服務國家的能力,沒有受到任何影響。[370]

拯救行省,使之重獲和平,這項工作靠的是審慎而非勇武。狄奧多西除了審慎從事以外,還有極好的運道,身為皇帝沒有錯失良機,都能善加運用。蠻族如果在弗裏提根的卓越領導下,團結一致合作無間,那麽憑著他們的實力,並非不能征服偉大的帝國。等到這位英雄人物亡故,著名的阿拉裏克繼承了他的權力,將稟性暴躁的群眾,從紀律和規範的重軛中解脫出來。蠻族不再受權威的制約,隨心所欲任意行動,而且毫無章法可言。征服者的軍隊化為無數盜匪幫派,成為一盤散沙,盲從無知和意氣用事奈何不了敵人,反倒是傷害到自己。對於沒有能力運走或無法鑒賞價值的物品,就惡意加以破壞,充分顯示出野性難馴的性格。就連過不多久以後,需要用來維持生存的作物和谷倉,也因一時的憤怒,毫不在意地加以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