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哥特人圍攻哈德良堡及對帝國的蹂躪(378—379 A.D.)(第2/2頁)

歐洲的災難嚴重到這種程度,人們有理由擔心戰火蔓延到亞洲的和平樂土上。把哥特人作為人質的兒子,分散到東部的城市,然後用教育的力量教化或馴服他們天生粗野兇狠的性格,是很明智的措施。經過12年的時間,他們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第一次大遷移時送來的兒童,被運過赫勒斯滂海峽後再加以安置,到現在已長大成人,他們看起來身強力壯充滿活力。[360]發生哥特人戰爭的各種情況,不可能隱瞞不讓他們知曉,這些大膽的青年口無遮攔,泄露他們的意欲和打算,要效法父執輩的光榮事跡。那時的危險局勢,證實省民的疑懼不是空穴來風,也獲得了在亞細亞的哥特人組成秘密而危險的叛亂團體的確鑿的證據,這會危害到公眾的安全。

瓦倫斯死亡後東部沒有產生繼位的君主,尤利烏斯出任軍隊主將這個重要職務。他名聲顯赫、勤奮負責而且能力很強,他認為基於職責所在,遇事要與君士坦丁堡元老院磋商,現在帝位空懸,只有這個機構可以代表國務會議。他判斷應采取權宜措施以確保國家的利益,於是他立即被授予獨斷的權力以展開行動。他召集主要的官員開會,私下協調具體辦法,來執行狠毒無情的計劃。他立即頒布一道命令,哥特青年要在指定的日子,集合於各行省的首府。消息很快傳播開來,說是集合他們是為了贈送土地和大量金錢。美好的希望緩和了他們因憤恨而產生的狂怒,或許使他們推遲了謀叛的行動。到指定的那天(378 A.D.),經過仔細安排,把沒有武裝的哥特青年集中在首府的廣場上。羅馬軍隊把守著街道通路,房屋的頂上布滿弓箭手和投石手。東部所有城市在同一時間發出一網打盡的屠殺信號。尤利烏斯運用殘酷的計謀,把亞細亞各行省從內部敵人的威脅下解救出來。要不然在幾個月內,就會把刀兵之災從赫勒斯滂海峽帶到幼發拉底河。[361]出於國家安全的急迫需要,毫無疑問會授權采取緊急行動,即使這一行動違犯了所有的法律亦在所不惜。至於其是否可以排除人道和正義的自然約束?究竟可以達到何種程度?是否有準則可依循?就我而言,對這方面寧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