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特人的聯合行動及羅馬帝國的各項作為(378 A.D.)

一場血戰使哥特人的前進受阻,帝國的將領因為軍隊在不斷的激戰中消耗殆盡,不得不運用更合理可行的計劃,采取堅壁清野的方式,讓數量龐大的蠻族得不到給養,在饑餓的壓力下陷於毀滅的絕境。他們準備將東哥特人局限在多瑙河、西徐亞荒原和海姆斯山地之間,如此狹小的一隅之地,必然會引起饑饉,讓蠻族的戰力和意志在無形中冰消瓦解。這個計劃獲得了相當大的成效,蠻族幾乎耗盡自己的存糧和所在地區的收成。騎兵主將薩圖爾尼努斯很勤奮地工作,加強羅馬人的工事堡壘,縮小包圍圈的防線。但告警的情報幹擾到了他的任務,一群新到的蠻族越過毫無防備的多瑙河,不是支援弗裏提根,就是仿效他的舉動。薩圖爾尼努斯對敵人的兵力多少一無所知,擔心會被截斷後路,陷入全軍覆沒的危險,只能忍痛放棄圍攻哥特人的營地,以致功敗垂成。怒氣填膺的東哥特人從包圍圈裏沖出來,為了滿足饑餓難忍的胃口和深仇大恨的心理,從多瑙河河岸延伸300英裏直到赫勒斯滂海峽,一再蹂躪這塊富裕的國土。

行事明智的弗裏提根成立蠻族聯盟,以感情和利益為訴求的目標,獲得很大的成功。他派出的使者用哥特人對掠奪的愛好和對羅馬的仇恨,來說服他人參與,當然有時視狀況對自己的困難避而不提。弗裏提根把大部分的同胞團結起來,將他們納入組織嚴密的同盟中,這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他們都服從阿拉瑟烏斯和薩弗拉克斯的指揮,把兩人視為沖齡國王的監護人。為了共同的利益,敵對部落之間的長期仇恨,都被暫時擱在一邊不予理會,整個民族那些各行其是的成員,此時全都聚集在一面旗幟之下。東哥特所有的酋長,全部都為西哥特主將的才幹所折服。弗裏提根從實力強大的泰法勒人那裏獲得協助,這個部落由於很可恥的家庭習性,使得軍事的名聲受到玷辱。每個年輕人早在呱呱墜地之時,就與部落的武士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友誼,也可以說是淫蕩下流的戀情,一直要等年輕人單獨在森林裏殺死一只巨熊,或者是一頭野豬,證明他有男子漢的氣概,這種不正常的關系才能解除。

哥特人最強大的生力軍來自原先的敵人,就是這些對手將他們驅出原來的家園。匈奴人和阿蘭人之間的隸屬關系原本就很松散,加上他們的收獲非常豐碩,所以延後了征服行動,也使得會議受到幹擾。弗裏提根開出很高的價碼,使好幾個旗的人馬受到誘惑。西徐亞人的騎兵隊速度驚人,有了他們,本就屹立不倒、堅持到底的哥特步兵,就可以增強機動和打擊的效果;薩爾馬提亞人對瓦倫提尼安的繼任者懷恨在心,利用當前混亂的局勢,不僅想要趁火打劫,還要擴大自己的勢力;阿勒曼尼人也來渾水摸魚,入侵高盧的行省。這些狀況引起西部皇帝的關注,也轉移他用兵的方向。[350]

軍隊和皇宮中的蠻族,引發了羅馬帝國的危機。他們逐漸被發覺與有敵對意圖的同胞相互通信,無論是出於不慎或是有意為之,羅馬帝國的弱點都已被泄露出去。有個士兵是土生土長的阿勒曼尼人,擔任格拉提安的貼身侍衛。他屬於倫提恩西部落,居住在君士坦斯湖的對岸。為了處理家務事他請假返鄉,在和家人與朋友短暫相處時,對他們好奇的詢問都詳細地做了回答。這個多嘴的士兵虛榮心作祟,把他所熟知的國家機密和主子的意圖,盡情宣泄無遺。他提到格拉提安準備率領西部帝國以及高盧的兵力,前往協助他的叔父瓦倫斯。永不服輸的阿勒曼尼人獲得這個情報以後,可以預先安排正確的時間和方式,使入侵行動獲得成功。他們派出輕步兵先遣部隊擔任危險的任務,在2月渡過冰凍的萊茵河,為這次影響深遠的戰爭拉開序幕。

他們懷抱著極為大膽的想法,要達成掠奪或征服的目標,把深思熟慮的審慎作為置之度外,也不遵守國家之間的誠信原則。一群群強壯的亡命之徒,從一處處森林和村莊中蜂擁而出。在阿勒曼尼人大軍前進的途中,畏懼的民眾將他們的兵力估計為4萬人。善於奉承的宮廷為了誇耀起見,把數量擴大為7萬蠻族。奉令向潘諾尼亞進兵的軍團,立刻被召回,或是停留不再開拔,用來防守高盧遭到入侵的行省。軍事指揮權分別被授予納尼努斯和梅洛包德斯。年輕的皇帝雖然尊重前者的經驗和智慧,但是更賞識後者臨陣當先的大無畏精神。對於內廷伯爵和法蘭克人國王之間水火不容的個性,也只有後者能調停得相安無事。他的對手是阿勒曼尼國王普裏阿尼努斯,其為人剛愎任性,行事寧折不彎,部隊也受到領導者這種精神的感召。就在阿爾薩斯平原,靠近阿根塔裏亞鎮或稱為科爾馬的地方[351],雙方的部隊遭遇,引起激戰。這一天的光榮戰績要歸功於投射武器,以及羅馬士兵準確的射擊技術。阿勒曼尼人堅守陣地不退,在毫無還擊余地之下慘遭屠殺,只有5000蠻族逃到山林裏保住性命。國王光榮戰死沙場,免於族人的責備。他們通常會將無法獲勝的戰爭,歸咎於領袖的不講道義或政策不當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