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波斯戰爭的結局及有關的事跡(365—384 A.D.)(第2/2頁)

瓦倫斯在位時,就一般狀況而言東方的事務中只有帕拉的歷險事跡引人注目,值得一提。這位貴族青年聽從母親奧林匹婭斯的勸告,在波斯大軍圍攻阿爾托格拉薩時趁機逃走,懇求東部皇帝給予庇護。但是亞美尼亞的國務會議極為軟弱,對於帕拉的支持、征召、復位和背叛,隨著時勢的變化而轉移。亞美尼亞人認為在有繼承權的統治者即位以後,才會令他們感到國家的前途有希望。瓦倫斯的大臣對於這種要求所持的立場是,只要諸侯不僭用國王的冠冕和頭銜,就可以維持他們在本國的權力。但是大臣立即為草率的決定深感懊悔,波斯國君的指責和威脅讓他們不知所措,終於找到理由可以不遵守答應的事項:一方面是帕拉的脾氣非常暴虐而且喜怒無常,為了細微的猜疑之心就會犧牲最忠誠的臣屬;另一方面還與殺害他父親的兇手,也是國家的仇敵,私下保持很秘密而且極不榮譽的通信。

帝國的大臣借口皇帝要與他磋商有關的事務,說服帕拉從亞美尼亞的山區下來。他原來有自己這派人馬的保護,現在等於把個人的安全和獨立,交付給不守信義的宮廷去為所欲為。亞美尼亞國王不論是從他的親眼所見,還是從他的國人所獲得的印象,他經過的地方都受到行省總督非常得體的尊敬。但是等到他抵達西裏西亞的塔爾蘇斯,帝國找出很多借口使他的行程停頓下來。他的行動受到監視,說是為了安全起見要提高警覺,這樣他逐漸發現自己已經成為羅馬人手裏的囚犯。帕拉壓制自己的怒氣,掩飾自己的恐懼,在暗中做好逃走的準備,帶著300位忠心的隨員立即上馬。布置在行館門口的軍官,立刻把他逃跑的消息通知西裏西亞的行政長官,接著縱馬在郊區趕上帕拉,極力勸阻他不要任意妄為,免得給自己帶來危險,但是沒有產生效果。一個軍團奉令追捕身為皇室的逃亡分子,在後追趕的步兵對一隊輕騎兵無法發揮嚇阻作用。等到他們射出第一撥箭雨,對方已經爭先恐後從塔爾蘇斯的城門逃走。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的行軍,帕拉和亞美尼亞人全部到達幼發拉底河岸,只能靠著泅水渡過河流,人員有損失,時間也受到耽擱。整個地區都已經提高戒備,兩條道路間有一塊相隔3英裏的空地,已經被1000名騎乘弓箭手占領,由一位伯爵和一員護民官在場指揮。要不是突然出現一名友善的旅客泄露了前方的危險,告訴他逃脫的方法,帕拉就會被優勢的兵力生擒活捉。一條陰暗而幾乎無法通行的小徑,使亞美尼亞人的部隊安全通過濃密的樹叢,帕拉把伯爵和護民官拋在身後,他們還在耐心地等待這批騎兵的到來。他們回到宮廷為自己沒有達成任務提出辯解,很嚴正地力陳亞美尼亞的國王是法力高強的魔術師,用遁形法讓他自己和所有的人馬在軍團的眼前通過。

等到帕拉回到祖國,仍舊聲稱自己是羅馬人的朋友和盟邦,但是羅馬人自認感情受到傷害,無法原諒他。瓦倫斯在禦前會議中秘密簽署他的死刑判決,將這項血腥的任務交付給狡猾而又謹慎的圖拉真伯爵,而且他有一項長處,就是很容易獲得君王對他的信任,然後找到機會用短刀刺進國王的心臟。帕拉受邀參加羅馬人的宴會,宴會按照東方的標準裝飾得富麗堂皇,醇酒美人無不具備,大廳回響著令人愉悅的音樂,所有的人都在痛飲美酒。等到伯爵聲稱自己要離開一會兒,就拔出他的短劍,然後發出謀殺的手勢。一名強壯的蠻族亡命之徒立刻沖向亞美尼亞國王,雖然帕拉的手邊正好有一件武器,揮舞起來英勇保衛自己的生命,但最終還是喪生於敵手。皇家將領的餐桌上,竟然流浸著一位客人也是一位盟友的鮮血。這就是羅馬政府的大政方針,如此軟弱而邪惡,為了達成政治利益的可疑目標,不惜面對整個世界的指責,違犯國家的法律和榮譽,褻瀆神聖的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