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位一體論的主要觀點和對基督教的影響(第2/2頁)

其二,區別基督徒和柏拉圖學派的首要條件是個人的虔誠,其次是教會的權威。哲學的徒眾強調學術自由的權利,對教師尊敬的情感,往往體現於出手大方和自願呈送束脩。但基督徒形成人數眾多而紀律嚴明的社會,法律和官吏的管轄權很嚴格地運用在心靈的信仰上,想象力毫無拘束的漂蕩狀況,逐漸受到信條和懺悔的制約,[358]個人判斷的自由權利降服於集合公眾智慧的宗教會議。神學家的權威為教會的位階所決定,主教是使徒的繼承者,對背離正統信仰的人施以教會的譴責。但在宗教爭論的時代,任何壓迫行為都會對心靈的反彈增加新的力量,一個精神上的叛徒的宗教狂熱和固執作風,有時會為野心和貪婪的秘密動機所激發。形而上的論辯成為政治鬥爭的原因和借口,柏拉圖學院的精妙之處成了黨派傾軋的徽章標志,激烈刻薄的爭論使雙方本已分道揚鑣的信條更擴大了分歧。普拉克西阿斯和撒伯裏烏的黑色異端,長久以來竭盡全力要混淆聖父與聖子。[359]只要他們對神格的區隔較之神格的對等,堅持得更為嚴謹而熱烈,可能就會受到正統派的諒解和寬恕。等到爭論的狂濤消退,撒伯裏烏派的發展不再成為羅馬、阿非利加和埃及教會所恐懼的對象,宣揚神學見解的浪潮開始平穩地流向對立的極端,就是出於其他宗派之口的受到譴責的名詞和釋義,最正統的神學博士現在也會拿來使用。[360]

宗教寬容的詔書恢復基督教的平靜和安寧後,有關三位一體的論爭又在動蕩不安的亞歷山大裏亞復活,那裏是柏拉圖學派、智慧才俊以及富有人士在古代的聚集中心。宗教紛爭的火焰迅速從學術界傳播到教士和人民中間,再散布到各行省和東部。有關邏各斯的永恒性這個玄妙的問題,在基督教大會和群眾的布道會上也有人熱烈鼓吹。阿裏烏斯學說的離經叛道,[361]通過他本人和對立教派的狂熱宣揚,很快變得眾所皆知,即使是態度最堅決的反對者,都承認這位傑出的長老學問淵博,生活上無可指責。他還在前一次的選舉中,慷慨地拒絕登上主教的寶座。[362]而阿裏烏斯的競選對手亞歷山大後來卻成了他的審判官,這一重大案件得以在他的面前進行法庭辯論。如果開始時亞歷山大還有些猶豫,最後他卻做出判決,認為這是一個有關宗教信仰絕對不容違背的原則問題。無所畏懼的長老決心要否定憤怒主教的無上權威,因而被排斥於教會的一切活動之外。但是孤軍奮鬥的阿裏烏斯得到了人數眾多這一派的支持,直接追隨者中有2位埃及主教、7位長老、12位執事以及700名處女(簡直可以說是不可思議)。亞細亞大多數主教都支持或贊成他的主張,他們所采取的步驟是通過兩位歐西比烏斯的行動實現的,他們分別是愷撒裏亞的最博學的高級教士歐西比烏斯,以及尼科米底亞的雖已成為政治家,卻仍未失去聖徒身份的歐西比烏斯。在巴勒斯坦和比提尼亞召開的宗教會議,與埃及的宗教會議對抗。皇帝和人民的注意力集中到神學的論爭上,經過整整六年後(318—325 A.D.),[363]最後結果仍然要提交具有最高權威的尼西亞大公會議做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