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體系及其成就 軍事紀律和訓練 宮廷財政(300—500 A.D.)(第2/3頁)

君士坦丁堡的港口可說是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一條臂膀,有金角的美稱,得名原因是其彎曲的部分像公鹿犄角,或者說更像一頭公牛的彎角。[12]“金”字更是生動的形容,因為各種財富從最遙遠的國家被四時不斷的季風吹進君士坦丁堡安全而寬廣的海港。呂庫斯河由兩條溪流匯合,不停向海港注入淡水,不但可清除水底汙物,還為定期返回河口的魚群提供適合的棲息地。這塊水域幾乎感覺不到潮汐漲落,港口水深恒常不變,船上貨物不需小船接駁,可直接運上碼頭。這裏經常停靠許多龐大船只,船頭靠在碼頭的棧房邊,船尾還在水面漂浮。從呂庫斯河口伸到海港港口的這只博斯普魯斯的臂膀長度有7英裏,但入口處卻僅寬約500碼,必要時橫拉起一根粗大鐵鏈,可保護港口和城市不受敵艦襲擊。[13]

博斯普魯斯海峽和赫勒斯滂海峽之間,歐洲和亞洲的海岸同時從兩邊向後延展,環抱著馬爾馬拉海,古代稱之為普羅蓬提斯海。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進口,一直到赫勒斯滂海峽的出口,航程約為120英裏。要是有人經過普羅蓬提斯海的中部向西航行,躍入眼簾的景色是遠方色雷斯和比提尼亞的高地,更遠處高聳著的還有奧林匹斯山[14]終年積雪的山峰。在它的左側愈離愈遠的是一個深入陸地的海灣,戴克裏先的皇都尼科米底亞位於海灣的底部。再就是經過庫濟庫斯和普羅科納蘇斯等幾個小島,然後才能在加利波利拋錨停泊,到了這裏,分隔歐亞兩大洲的這片海域又收縮起來,再度成為一條狹長的海峽。

地理學家利用最精確的測算方法,探勘赫勒斯滂海峽的地勢和範圍,算出這條著名海峽的曲曲折折的水道有60英裏長,一般寬度為3英裏。[15]我們發現這個海峽最狹窄之處,是土耳其古老的城堡以北,塞斯圖斯與阿比杜斯城之間的一段海面。正是在這裏,勒安得耳[16]為獲得愛人芳心,冒著生命危險,多次遊過驚濤駭浪的急湍海流;薛西斯(Xerxes)為將170萬蠻族[17]運往歐洲,在兩岸距離不超過500步的地方,用船只搭起了一座碩大無比的浮橋。一片收縮得如此狹窄的海面,似乎夠不上“寬廣”兩字的稱呼,但荷馬和奧爾甫斯[18]卻經常這樣來形容赫勒斯滂海峽。但是,人們對大小的概念原是相對的,沿著赫勒斯滂海峽前進的旅客,尤其是那位詩人,在蜿蜒曲折的海流中隨波蕩漾,極目遠望像是抵達了天地的盡頭,四周的田園風光,使他在不知不覺中忘卻了大海的存在。豐富的想象力很容易讓他把這條海峽看成寬廣奔騰的河流,湍急的溪水在森林和陸地之中流過。最後,通過一個寬闊的出口流入愛琴海,或稱多島之海。[19]

遠古的特洛伊就坐落在艾達山山腳的一個小高地上,居高臨下俯視著赫勒斯滂海峽的開口處。西摩伊斯河和斯卡曼德河是注入海峽的兩條小河,永不幹涸的水流為其增加的水量,真是微乎其微。當時希臘人的軍營沿著海岸延伸大約12英裏,從西格安到羅提安海岬,大軍的兩翼高舉阿伽門農[20]大纛,選出最勇敢的精銳部隊擔任守衛。這些海岬中的第一個先被阿喀琉斯率領的所向無敵的邁米登人占領[21],接著,英勇無畏的埃阿斯[22]便在另一個海岬上安營。過分傲慢的埃阿斯,最後被忘恩負義的希臘人當成犧牲品,墳墓就建在他曾經極力保護的水師使之免遭憤怒的約夫和赫克托耳[23]摧毀的那個地方。後來在這裏興起的羅提姆小鎮上的居民一直將埃阿斯奉為神明。[24]君士坦丁在最後選定拜占庭之前,曾想到把帝國的中心建立在這著名的血戰之地,傳說羅馬人最早在此繁衍生息。他首先想選來作為新都城的地址,便是位於古特洛伊城下方、面對羅提安海岬和埃阿斯墳墓的廣闊平原。盡管這計劃很快就被放棄,但在這裏留下的未完工的雄偉城墻和城堡,至今仍舊吸引著每位航行經過赫勒斯滂海峽的旅客的注意。

不管從哪方面來說,君士坦丁堡的確據有優越地位,仿佛是大自然專為君主國家設計的政治中心和首都。這位於北緯41度的皇都,人們正好可以從它的七座小山上,俯瞰歐、亞兩大洲海岸;這裏氣候溫和宜人、土地肥沃富饒、海港寬闊安全,位於大陸邊陲一個面積狹小的範圍之內,十分易於防守。博斯普魯斯海峽和赫勒斯滂海峽,等於君士坦丁堡的兩道大門。當敵軍從海上來犯時,可閉關自保,又能隨時為前來貿易的船隊敞開大門。東部各行省之所以能生存發展,應歸功於君士坦丁的政策。黑海地區的蠻族在上一代大動刀兵,曾進入地中海腹地,現在他們知道無法越過堅固的屏障,被迫終止海盜行徑。即使這兩道海峽的大門全部關閉,都城依靠所圈入的寬廣土地,仍能生產各種物品,滿足居民的生活所需和奢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