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君士坦丁再度統一羅馬帝國(323—324A.D.)

君士坦丁的光榮已達登峰造極之境,不願忍受帝國尚有人能與他並駕齊驅的現實。雖然他與李錫尼的關系並沒有破裂,但他深信憑著才能和軍備的優勢,趁著李錫尼年事已高,而且民怨很深,可以一舉將其征服,連根摧毀這位東部皇帝的勢力。但這位年老的皇帝確知今日之友即明日之敵,已從迫近的危險中驚醒,提振起精神和才智應付激烈的鬥爭。他並非浪得虛名之輩,否則怎麽配與伽勒裏烏斯建立友誼,榮登帝國的寶座。他立刻征召東方的兵員,將部隊部署在亞德裏亞堡的平原,艦隊在赫勒斯滂海峽巡弋,全軍有步兵15萬人,以及主要來自卡帕多細亞和弗裏吉亞的1.5萬騎兵。一般認為這兩個地方出產的馬匹非常雄健,比起騎士的勇氣和技術可高明多了。艦隊由350艘三層劃槳戰船所組成,埃及和相鄰的阿非利加海岸提供130艘,還有110艘來自腓尼基人的港口和塞浦路斯島,濱海國家像是比提尼亞、愛奧尼亞和卡裏利,也要盡義務供應110艘戰船。

君士坦丁的軍隊奉令在帖撒洛尼卡集結,全軍共有步兵和騎兵12萬人,皇帝對軍威雄壯的隊伍甚感滿意,兵員總數雖然較少,但是列陣戰士反而比東方的對手要多。君士坦丁的軍團從歐洲民風強悍的行省征召人員,紀律能約束他們的行動,勝利能鼓舞他們的鬥志。何況其中還有大量久歷軍旅的老兵,在這位統帥的指揮下參與過17次的光榮戰役,他們準備以無比的勇氣做最後的奮鬥,俾能在退役時接受最高的榮譽。[257]

君士坦丁海上作戰的整備,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較李錫尼處於劣勢。希臘濱海城市按照分配的額度,指派人員和船只前往著名的比雷埃夫斯港集中,整個聯合兵力大約是200艘較小的船只,而且戰力相當微弱,要是與古老的雅典共和國參加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所派出的無敵艦隊相比,無論是數量和裝備上都要屈居下風。[258]自從意大利不再是政府的施政重心,米塞盧姆和拉文納的海軍整備逐漸被人忽略。帝國的造船和海員主要用於商業,而不是為了戰爭,所以在這方面的發展和生產,自然就轉到埃及和亞細亞的行省。那裏的技術不但成熟,而且材料的獲得更為便利。令人感到奇怪之處是,帝國東部能獲得巨大的海上優勢,為什麽不掌握機會,將戰爭帶到對方的疆域,選擇最重要的區位發起攻勢作戰?

李錫尼並沒有采取上述的積極行動,否則會改變整個戰爭的走向。他只是很謹慎地駐紮在亞德裏亞堡附近的營地,等待敵手前來接戰,主要是他已先期在此整建工事,不願放棄既得的地形之利。君士坦丁指揮部隊從帖撒洛尼卡向色雷斯方向前進,直到為赫布魯斯河寬闊的急流所阻,發現迎面小山的陡坡上布滿敵軍,李錫尼的部隊從河岸一直延伸到亞德裏亞堡。在很多天內,雙方都在進行勝負難分的遠距離前哨戰鬥,最後君士坦丁經過不屈不撓的艱辛工作,終於把通路和攻擊的障礙全部排除。在此要提一下君士坦丁最不可思議的事跡,像這樣的事跡就是在詩文或傳奇小說裏都很難看到。這並非禦用文人的吹捧之詞,而是一位對他並不友善的歷史學家的記述。我們所知道的是這位英勇蓋世的皇帝,在12名騎士的陪同下,騎馬奔入赫布魯斯河中,憑著所向無敵的本領,像砍瓜切菜一般,將15萬敵軍打得大敗而逃。

佐西穆斯輕易采信傳聞,沒有用理性思考,對於亞德裏亞堡會戰整個事件,把最難置信的插曲選出來加以修飾和潤色,真正重要的部分反倒沒有提及。君士坦丁大腿所受的輕傷能夠證明君士坦丁所遭遇的危險和他本人的英勇。但無論是從虛構的小說或者是訛誤的史實,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記載,全把獲得的勝利歸功於英雄的勇氣,而不是一位領袖的將道。真實作戰狀況是君士坦丁派出5000名弓箭手,繞到敵人後方占領一處濃密樹林,結果他們到達此地的意圖,被認為是要伐木建構一座橋梁。李錫尼對敵軍奇特的部署感到困惑,只有放棄有利的陣地,到平原上列出陣式,準備在對等的狀況下與敵人決戰(公元323年7月3日)。這樣一來,條件對他不利,征集的新兵亂成一團,根本不是西部老兵軍團的對手,據稱有3.4萬人被殺。李錫尼工事環繞的營地在傍晚被攻破,大部分人逃到山區,次日向征服者投降,任憑處置。李錫尼逃進拜占庭的城墻,在裏面固守。

君士坦丁立即著手圍攻拜占庭,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也發生了很多讓人覺得可疑的事件。在內戰後期,拜占庭被認為是歐洲到亞洲的關鍵位置,整個城堡的防禦工事都經過整修和加強,只要李錫尼仍舊控制海洋,守備部隊所受到的危險和饑饉,會比圍攻的部隊還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