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奧勒良率軍出征被部將所弑(275A.D.)

後來有個才智出眾的羅馬皇帝說道,他的前任奧勒良所具有的才能,適合指揮一支軍隊,而不是統治一個帝國。[59]因而,奧勒良意識到自己的天賦和經驗,實非常人所能及於萬一,在舉行凱旋式後幾個月,他又領軍進入戰場(公元274年10月)。有鑒於軍團不安其位,能夠參加國外的戰爭不失是明智之舉,加上波斯國王因瓦萊裏安的受辱而沾沾自喜,仍舊毫無忌憚地侵犯羅馬帝國的尊嚴。皇帝親自率領紀律嚴明而又驍勇善戰的軍隊,完全不恃兵力的數量,直接向著分隔歐、亞兩洲的海峽進軍。在那時,他體會到,至高無上的權力無法防範在絕境中的反抗。他對身邊一位被控受賄的秘書發出威脅的言辭,而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說說就算。這個秘書唯一的希望,是使軍隊一些重要軍官陷入同樣的危險境地,讓他們像他那樣處於恐懼之中,於是就冒充主子的筆跡,列出一長串血腥名單。這些人一看到自己的名字,知道即將被處死,根本沒有懷疑這是欺騙行為,也無法加以驗證,大家便決定殺死皇帝以求自保。奧勒良在從拜占庭向赫拉克利行軍的途中,遭到一群陰謀分子的攻擊。這些人由於地位很高,所以留在他的身邊。經短暫的抵抗後,他死在繆卡波爾的刀下(公元275年1月),這還是他平素最喜愛和信賴的一個將領。軍隊對他的去世感到惋惜,元老院對他表示厭惡,但一般的看法則認為他是英勇善戰而且掌握機運的君王,對於暮氣已深的國家進行了一番有用卻過於嚴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