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奧勒良進軍亞洲平定帝國東疆(272—274 A.D.)(第2/2頁)

然而,神明的保佑終歸有限,圍攻的成敗也無法預料。奧勒良認為最合理的辦法是提出有利的投降條件,女王可以很光彩地退位,市民仍舊保有古老的權益。他的意見被嚴詞拒絕,同時伴隨著侮辱性的言辭。

芝諾比婭之所以表示出堅決的態度,是因為她認為在短期內,羅馬大軍受不了饑饉的壓力,就會循著沙漠原來的路線退兵。更有信心的是東方的君主不會坐視,特別是波斯的國王,必然會出兵保護這位作為屏障的盟友。但奧勒良的幸運和堅毅克服了許多困難,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沙普爾逝世[47]使波斯的權貴無暇他顧,只能派遣有限的援軍前來解帕爾米拉之圍。皇帝或用武力對付,或很慷慨地花錢收買,很容易地就令他們全部無功而返。從敘利亞各地派遣按時出發的運輸隊,陸續不斷地安全抵達皇帝的營地,再加上在埃及獲得勝利的軍隊,在普羅布斯率領下全部歸建。芝諾比婭到此時才決定逃走。她騎上速度最快的單峰駝,已快要到達幼發拉底河的河岸,但還是在離開帕爾米拉大約有60英裏的地方,被奧勒良的輕騎兵追上,當作俘虜送到皇帝尊前。她的首都不久以後投降(273A.D.),出乎意料得到寬大的處理。兵器、馬匹、駱駝以及大量的黃金、銀塊、絲綢和珠寶,全部歸勝利者所有,只留下600名弓弩手編成的守備部隊。皇帝回到埃米薩,花了很多時間對東方行省進行賞功罰罪。有些行省在瓦萊裏安被俘後,就對羅馬失去忠誠之心,等到帝國獲得戰爭的勝利,又重新歸順到羅馬屬下。

敘利亞女王被帶到奧勒良皇帝面前,他非常嚴厲地問她,為什麽膽敢運用武力反抗羅馬皇帝!芝諾比婭很機智地回答,不僅表示尊敬也顯出堅強的一面:“過去我沒有辦法把奧勒留或伽利埃努斯當成羅馬皇帝,所以才會這樣;現在,我只承認你是我的征服者和君主。”但是,女人的堅強通常都是裝出來的,很少能夠硬撐下去,至死不變。等到審判時,芝諾比婭的勇氣完全消失無蹤,在士兵們叫囂立即處死的怒吼聲中,她全身顫抖不知所措,忘記要拿克莉奧帕特拉當榜樣,來面對這絕望的處境。她靠著出賣自己的聲譽和朋友,苟延殘喘地偷活下去,把堅決抵抗的罪名全部歸於別人的建議,說她身為軟弱的女性,完全是受到臣下的操縱。殘忍的奧勒良將泄憤對象轉移到他們的頭上,很多人成為她恐懼的犧牲品,這些無辜的人員當中還包括朗吉努斯。他的名聲遠超過出賣他的女王和處決他的暴君,也因此而長存在後代子孫的心目中。不世的天才和高深的知識,無法感動無知無識的兇狠士兵,但是他們有助於朗吉努斯的靈魂能夠和諧地飛翔。他沒有任何怨言,平靜地隨著行刑者離開,全心憐憫女主人的不幸,盡力安慰為他傷心的朋友。

奧勒良東征班師回朝,已跨越分隔歐、亞兩洲的海峽,傳來消息說帕爾米拉人屠殺了留下的總督和守軍,再度樹起反叛的旗幟。他勃然大怒,立即回軍指向敘利亞。安條克對他如此迅速的行動感到十分驚訝,孤立無援的帕爾米拉人為自己一時的沖動而悔恨不已,毫無能力抗拒壓境大軍。我們可以看到奧勒良所寫的一封信,他認為應該把處死的範圍限定於武裝叛亂分子,但很多老人、婦女、兒童和農夫依然慘遭殺害。雖然他最關心的事情是要重建太陽神廟,還是對殘存的帕爾米拉人起了憐憫之心,允許離開的人們回來重建他們的城市,但是摧毀一座城市比重建要容易得多,像這樣一個商業和手工業制造中心,曾是芝諾比婭的皇城,慢慢衰落成默默無聞的市鎮、一個微不足道的城堡,最後變成破敗的村落。現在的帕爾米拉不過三四十戶人家,他們在宏偉廟宇的空曠中庭,用泥磚砌起他們的農舍。

戎馬奔波的奧勒良還有最後一件工作要完成。帕爾米拉反叛期間,菲爾穆斯在尼羅河地區作亂,雖聲勢不大,卻造成危險的後果,亟須出兵鎮壓。菲爾穆斯實際上是埃及的富商,但自稱是奧登納圖斯和芝諾比婭的朋友和同盟。他在印度的貿易過程中,與布倫米人和薩拉森人建立親密關系,這兩個民族位於紅海兩岸,很容易進入上埃及地區。他鼓動埃及人起來爭取自由,帶領大批憤怒群眾攻進亞歷山大裏亞城,在那裏穿上紫袍稱帝,開始鑄造錢幣,發布告示,招募軍隊,到處誇口只要用紙張貿易的盈余,就可維持作戰。像這樣的軍隊在對抗奧勒良的大軍時,怎會有防守的能力?所以也無須詳細敘述。菲爾穆斯很快被擊敗,捕獲以後經過拷問就立即處死。奧勒良現在可以向元老院、人民和他自己祝賀,不過3年的時間,他就使羅馬世界恢復和平與安定。[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