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生命苦,湖中玄武(第2/2頁)

這已經是它第二次被人類幹掉了。

王安石對這項政績很是得意,特意寫了一首《書湖陰先生壁》以為紀念:“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兩山是鐘山、覆舟山,這一水,即是玄武湖。昔日那煙波浩渺的大湖,成為“護田繞綠”的條條水渠,多好啊。

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可惜對城市規劃缺乏了解。沒了玄武湖,城市的排水功能受到極大限制,一下雨就澇。這個麻煩從宋代一直持續到元代,以至於元廷不得不先後兩次重新疏浚。在鐘山附近開河道,重新蓄水還湖,才算讓玄武湖稍微緩過來一點。

一直等到大明皇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之後,他著手對玄武湖——那會兒其官方名字已被定為後湖——做了一次大改造,才使之恢復到最盛時三分之一的格局,夠資格重新稱湖了。

聽到這個消息,一身傷痛的後湖挺高興,覺得自己總算否極泰來。大明的首都近在咫尺,肯定會在我這兒建個行宮林苑什麽的吧?過去的奢華好日子,眼看就要回來啦!

它沒高興多久,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離奇的命令:封湖。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大批軍隊沖到後湖水畔,把附近百姓毫不留情地驅趕出去,硬是在京城腳下隔離出了一塊戒備森嚴的禁區。

也許只是臨時性的管制措施吧?後湖這樣猜想。

它萬萬沒想到,這次封湖持續了不是一年,不是五年,而是將近三百年,幾乎與大明的國祚等長。終明一代,後湖從未對外開放過,成為大明最神秘的區域之一。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大明朝廷如此大動幹戈,把這座命運多舛的湖封禁如此之久?是風水考量?是靈異作祟?抑或湖底鎮壓著什麽不得了的怪物?

以上答案都不對。

想搞清楚大明封禁後湖的原因,就得先牽扯出一個歷代帝王都為之殫精竭慮的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