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順治之死,大清王朝的最大謎團

順治皇帝,名叫福臨,在皇太極的十一個兒子中排行第九,生於大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

據說,他的母親莊妃即後來的孝莊皇太後懷上他的時候,有紅光繞身,衣袖間如有龍盤旋狀,女侍皆驚,近視之,不見。分娩前的一天早晨,這位莊妃一覺醒來告訴皇太極,說是自己昨晚夢見一個神仙,抱著一個男孩兒交給自己,說:“這是統一天下之主也。”皇太極很高興,說:“這麽奇異,這是子孫大慶之兆哇。”第二天孩子生下來,頭頂上有一綹頭發支起來,紅光照耀宮闈,經久不散,而且香氣彌漫數日。

我國古代典籍中,此類圍繞帝王將相奇人異士的故事多至數不勝數。我們只有兩個選擇:相信這是真的,相信該人是肩負上天使命來到人間的;或者就像無數次驗證的那樣,知道這玩意兒是在裝神弄鬼,騙權騙利騙錢騙色必居其一。然後,如古人就曾說過的: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清代的帝王中,努爾哈赤、皇太極和諸多皇帝出生時,都沒有這種奇異的記載,唯獨在順治皇帝福臨和康熙皇帝玄燁身上有此一說,而且這兩個傳說全部與孝莊皇太後有關,由此可知,這是一位心機極深的女士。

沒有證據能夠證明,皇太極曾經對這個孩子格外高看一眼並給予過特殊關照,盡管給他起的名字叫福臨,其滿文是“天生福人”的意思。

大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臨即大清皇帝位,當時,他還不滿六歲。按照推舉制原則,本來他是沒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在他十四叔多爾袞和大哥豪格的緊張對峙中,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的結局,多爾袞將他推舉出來,令各方力量得到平衡,遂使他憑空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在這個過程中,上述天生福人的傳說是否發生過效力,尚未可知。從這個故事被一本正經地記載進清代官方史籍《清實錄》中判斷,想必是有作用且功效不小。不過,從人性的角度和福臨的一生情形看,這與其說是他的幸運,毋寧說是他不幸的開始更為恰當。

大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十八日,多爾袞派人將福臨從沈陽接到北京,是日午後從正陽門進入紫禁城。十月一日,福臨以定鼎燕京,來到南郊告祭天地,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禮,從此成為君臨整個中國的大清帝國皇帝。該大典除拜祭堂子——愛新覺羅家族神廟——是滿族人特有的節目外,其余一切禮儀均按照大明朝皇帝登基之儀式進行。

從這時開始,到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病死,福臨從未滿八歲到未滿十四歲,大清帝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福臨的皇位來自多爾袞的推舉,福臨的天下也是多爾袞為他打下的。從沈陽到北京,他所看到的一切,應該足以令一個孩子眼花繚亂,顯而易見,他沒有多少置喙的余地。在此期間,大清朝的一切德舉善政應該歸功於多爾袞,這個王朝初期的暴行惡政也是在多爾袞的指揮下所施為。

大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底,多爾袞發布文告,準備兵分兩路:一路命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統率吳三桂、尚可喜等部,進攻西北地區的李自成;一路命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大軍下江南征伐南明。

這是大清入關之初,在軍事上,我們所能看到的多爾袞最嚴重的一次戰略性失誤。

或是因為一切過於順利的緣故,多爾袞有些忘乎所以,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於是,貿然決定:將戰鬥力雖強,人數卻很有限的主力部隊,投放到相隔數千裏的兩大戰場上,同時發動規模巨大的兩個戰役。

這是一個會形成大危害的戰略錯誤,在戰爭進程中,一旦受挫,勢必呼應不靈。且大軍一出,華北地區所余兵力將很薄弱,不可預見之禍不是不可能發生。偏偏這種戰略考慮上的不周全,卻由於他兩大對手的失誤而得到了及時的彌補與糾正。

李自成退居西北、殺掉李巖之後,方寸大亂。關中地區百二秦關,是所謂四塞之地,自古山川形勝,易守難攻。李自成若是收縮形勢,在此苦心經營的話,將會給多爾袞帶來很大的困擾。偏偏他在政治上一誤再誤、軍事上一敗再敗之後,再一次未經周密準備,便在河南懷慶即今日河南省沁陽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戰。這一次,除了一時間相當有力地打擊了該地區的清軍之外,卻也一巴掌拍醒了多爾袞。假如多鐸按照原計劃南下,李自成完全有可能於懷慶得手之後,兵鋒直指兵力空虛的河北京畿地區。那時,多爾袞可能就要陷入手忙腳亂的尷尬中了。

此時的南明政權真是讓人不說也罷。他們對於北方地區,諸如當時多爾袞根本顧不過來的山東、河北一帶,似乎全無感覺。除了忙於給弘光皇帝搞女孩子之外,就是忙著窩裏鬥,忙著給魏忠賢閹黨翻案,忙著把權力撈到自己手裏,忙著把異己排擠出去。就連唯一的中流砥柱、後來大名鼎鼎的史可法都在一心一意地希望聯合清軍,消滅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