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崇禎大敗局:死要面子亡了國

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按照中國農歷紀年為甲申年,按照生肖紀年,這一年是猴年。歷書上說:該年“太歲方公,幹木支金,納音屬水,九星五黃”。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年頭。

這一年,李自成率領他那些饑餓的農民兄弟,殺回到他的老家陜西,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然後,勢如破竹地開進了北京。

這一年,以崇禎皇帝吊死在皇家後花園(北京萬壽山,即今日北京景山公園)為標志,大明帝國轟然垮台。

這一年,大清帝國幾代人夢想了許多年的山海關,城門洞開,多爾袞率領大軍在這裏會合吳三桂,於一片石這個地方,打敗聲勢浩大的李自成。從此,所向披靡地殺進中原,並迅速建立起全國政權。這個原來只有幾十萬人口、割據東北地方一隅的女真酋長土邦,終於成長為統治中國上億人口達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國。在那山崩地裂的時刻,主導著改天換地的人物,就是剛剛當上大清攝政王七個月、時年三十二歲的多爾袞。

而事情卻要從大明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那風雨如晦的最後歲月說起。

在大明帝國的最後十幾年時間裏,明清之間的對峙,在個人層面上可以看成是皇太極與崇禎皇帝朱由檢之間的博弈。皇太極於公元1626年即大明天啟六年九月一日繼後金汗位,朱由檢比皇太極晚一年,於公元1627年即大明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即大明皇帝位。皇太極死於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禎十六年八月九日,朱由檢比皇太極多活了半年多一點,死於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二人在位時間都是十七年。明清之間的勢力消長,在一定程度上,是這兩位最高領導者之間角力的結果。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觀察,朱由檢是一位有太多小聰明,卻對全局戰略缺少總體把握和指導的皇帝。從個人品性上判斷,他則是一位“圖虛名而受實禍”的典型,用今天的語言描述,就是經典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直到為此丟掉國家的前途與自己的性命。

翻檢現有明清關系史料,有一個明顯的對比:明朝官方記載中幾乎全部都是對清的戰爭,絕少有和談的記錄;而清朝官方史料裏,則有大量希望雙方講和的實錄,其中隱藏著特別值得玩味的玄機。

前清之際,東北地區地曠人稀,雖然富有人參、貂皮、東珠等珍貴山水土產,但氣候寒冷,無霜期短,多數女真人不事農耕,因此,糧食布匹都不足以自給,必須依靠戰爭中俘獲的漢人為奴替他們耕種,依靠明朝和朝鮮輸入方能解決溫飽問題。在遼東滿漢互市有關貿易品種的記載上,可以清楚看出這一點。後金征服朝鮮時,特別注重搶掠與勒索糧食、布匹,也可以看出此種需求之迫切。自從後金與大明進入戰爭狀態之後,女真人衣食兩大生命線立即受到威脅,因此,必須通過戰爭來獲取生活必需品。明清之間每次發生戰爭時,清軍都要大量搶奪人口、牲畜,以及糧食、布匹、鐵器等物資,甚至要將戰俘和俘獲的百姓的衣服剝光,其原因也蓋出於此。

皇太極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篇講話,激勵自己的戰士們:

“你們諸將士一定要奮勇直前,何必去爭搶衣物?就算是得到一些破爛衣服,還不夠一年半載穿用。如果大家奮勇直前,敵人力不能支,不是和我們講和,就是敗在我們手下。那個時候,就可以長久得到吃穿供應,大家就能夠早日解盔卸甲,共享太平,豈不美哉!”

皇太極將大清多次對明發動戰爭的原因說得清清楚楚。

歷史記載顯示,皇太極曾經通過各種形式多次向大明帝國發出求和信息,至少十次以上。其中全部表達了希望雙方罷兵息戰,互相貿易,各安耕織,以享太平的願望。經過多年戰爭,皇太極顯然知道:通過戰爭搶掠,不如互市貿易;而通過互市貿易,不如迫使明朝輸款供給。這是為什麽明清之間每次戰爭都由大清挑起,皇太極又在每次戰爭之後,不論勝負,都主動向大明求和的最深層之原因。為此,皇太極還曾經主動降低談和的條件與門檻。應該說,這裏面不完全是陰謀與策略上的考慮。

遺憾的是,大明帝國君臣接受了五百年前“靖康之恥”後宋金議和的教訓,誰都不願被看成是秦檜的同夥。於是,在百戰百敗之余,硬是不肯接招,哪怕出於策略上的考慮都不行,特別是袁崇煥被殺時,私下議和是一條重要的罪名。隨著張獻忠、李自成們的日益壯大,帝國便日益陷入腹背受敵、南北多條戰線同時作戰的窘境。為此,一些有見識的官員曾經建議崇禎皇帝,以議和安撫後金,集中力量解除內憂。從當時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人對農民軍作戰的情形看,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不料,崇禎皇帝斷然拒絕,嚴厲下令:膽敢言和者斬!滿朝文武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