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焚書

其實,郭鵬早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的。

現在到來,或者晚一點到來,並沒有什麽區別。

這本格物學的教科書,是他最後的嘗試,向郭瑾發去了最後的試探。

而郭瑾的反應其實根本沒有超出他的預料。

自打董仲舒為了維護皇權和大一統的局面而革新儒學之後,君權神授就成為這一整套君臣綱常倫理體系的根基。

這一整套體系嚴密、強勢、有理有據。

皇帝靠著這一套體系從此有了神秘的面紗,成為了神聖的存在,一言一行都是真理,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理論上擁有無限的權力。

臣子們則依附皇權,以忠誠為代價換取皇帝的信任,被賦予這份權力,代替皇帝行使權力,在皇帝理所不能及的地方作為皇權爪牙而生存,而作為。

到了民間,家族的存在也被綱常理論進行了一番改造和強化,皇帝是天下人的君主,家主就是家人的君主,皇帝對天下人擁有無限的權力,家主對家人擁有無限的權力。

皇帝理論上可以對天下人肆意妄為,而家主理論上也可以對家人肆意妄為,這一切以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為基礎。

而為了給這過於赤裸的法則披上溫情的掩飾,避免、限制反抗,光靠忠誠是不夠的。

於是統治者精巧的選擇了【孝】這一大義,給君權神授的基礎裹上了孝的外衣,讓這一醜陋的倫理體系看上去變得溫情脈脈。

因為忠,臣子要對皇帝服從。

因為孝,後輩不能反抗長輩。

反抗的正義性遭到了【忠孝】的雙重壓制,瞬間淪為叛逆舉動,為世人所不容。

皇帝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會竭力維護這一套體系。

君為臣綱,臣子雖然受到皇帝的壓迫,但是也能在這一壓迫之中獲取利益,得到權力的分潤,滿足自己的權益,當然也要竭力維護。

下到民間,以家族為單位的基層社會之中,很難得到權力的分潤。

但是因為夫為妻綱、父為子綱,所以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家主也獲得了這一體系當中相對優勢的地位,當然也要維護這一體系。

封建君權綁定了父權、夫權,君、民、黎庶前所未有的就這一體系達成了一致。

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就此成為了貫穿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基礎。

這一套體系之精巧不僅在於此,也在於它給皇帝上了枷鎖,給臣子上了枷鎖,給天下萬民也上了枷鎖。

大家若要維持表面上的和睦,就必須要維護這一套體系。

而這一套思想體系雖然已經和孔子堅持的儒家學說相去甚遠,可它偏偏名為儒學。

這是一套極具包容性的體系,把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包裹其中,深入到民間最基層,不分貧富,讓每一個男性都得以在這個體系中獲利。

也不單單是男性,有些時候女性也會因為失去丈夫而年齡較大,從而利用孝的存在,接替了丈夫的父權,成為家主,成為這一體系當中的既得利益者。

正因為在這樣的一個體系下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壓迫他人的人,都有可能從中獲得利益,都有可能成為【吃人】的那個人,以至於在殘酷的階級壓迫之下,這一體系還能維持近兩千年。

說起來,這個體系真的很“公平”。

公平的讓任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吃人的人,公平的讓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壓迫者。

也因此,每一個人都在默默的維系著他。

在漢武帝和董仲舒等精英的努力之下,一個保守的、排斥進步的超級穩定的社會結構由此誕生。

在此之後,無論王朝更叠,分分合合,這一社會結構再也沒有發生過改變,如果沒有強大外力介入,這一體系大抵能維持到天荒地老。

神權、皇權、父權、夫權已經完成了綁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郭鵬自己也深陷其中。

他奉天稱帝,接替的是漢朝法統,立國根本就是這一套法統。

他不是因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而建立魏國從而稱帝,他權力的合法性來自於廢帝劉健,劉健的權力合法性來自於漢朝,來自於上天。

郭鵬是魏天子,是天子,是天的兒子,代天行政,所作所為皆由天來背鍋,由天來負責解釋——聽不聽得懂是別人的事情。

你靠著這一份社會共同認知走到了現在,結果就要過河拆橋?

格物學最早在朝中出現爭論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一番說辭,當時郭瑾忙於鞏固權力地位,無暇顧及此事,郭鵬也要時間來籌備這件事情,核心爭議就暫且擱置了。

時至今日,格物學正式推廣已成定局,而其中這關系到這一套三綱五常倫理體系根基的認知,已然成為了郭瑾不能退讓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