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酒肆的出現(第2/3頁)

這時候的達官貴人們自己住很大的屋子,自己家裏有宴會廳,舉辦宴會什麽的都在自己家,還有歌舞之類的。

尋常百姓窮的吃飯都是問題,怎麽還有閑錢去酒館吃飯喝酒呢?

但是郭某人覺得這樣不利於發展第三產業來賺錢。

他覺得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自己對農民剝削程度的放松,民間的財富會多起來。

不加緊建設第三產業,民間的財富就沒有地方交流,經濟活動不能起來,就不能促進經濟的繁榮。

秉持著利用一切可以的手段大肆斂財的準則,郭某人決定再次為後市開先河。

於是在劉健繼位以後的建安年間,他下令曹氏商隊和糜氏商隊再次成為馬前卒,開始辦理城市內的酒肆業務。

在人流量比較大城池內的市集所在地開辦酒肆,不僅賣酒,也賣餐飲服務,隨著鐵鍋和炒菜的逐漸風靡,也為酒店的出現創造了契機。

當時的郭魏政權核心鄴城的東西兩市接連出現了四家酒肆,都是曹氏商隊和糜氏商隊操辦起來的,經營酒水販賣和飲食販賣,提供堂食。

酒肆裏出售各種食物,蒸煮燜烤炒各色菜式都有。

而且除了酒肆本身比較新鮮之外,還有更加新鮮的東西。

也就是桌椅板凳的存在。

桌椅板凳這些東西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至少在這個時代,板凳是沒有的,只有胡床的存在,可以用於坐,被稱作胡坐,而跪坐這種方式被稱作正坐,被世人認為是正統的坐法。

為了配合正坐,配合板凳出現而改良的桌子自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低矮的案幾。

郭某人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也無所謂習慣不習慣,反正肯定是接受的了的,用這樣的方式生活工作,在這樣的案幾上吃飯,也能接受。

但是這樣一來,就很不方便第三產業的發展。

酒肆這種商業存在講究效率和利潤,講究一大張桌子圍著一圈人,一起上菜,了不起弄公筷公勺,最大限度利用空間和餐具還有人力物力,追求經濟效益。

而傳統的吃飯方法卻講究一人一張案幾一個軟墊,然後一人一份餐食,一人一份餐具,還要很多下人上菜,完全不講究成本支出。

若酒肆如此操作,則嚴重提高成本,在可以預見的環境之下,根本就沒辦法賺錢。

這就是為了豪門大戶社交而設計的標配。

要是這時候的人們也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做生意,能吸引多少客人?那還賺什麽錢?

但是偏偏這時節能在酒肆吃飯的人都喜歡講究這套模式。

所以為了讓酒肆生存下去,郭某人不惜親自出面站台,給酒肆打Call,為全新的吃飯方式站台打Call,全力推廣。

他親自帶著高官顯貴們一起去酒肆吃飯,坐在很好的木料打造的木制靠背椅上,面前是一張圓形的大桌子。

大家圍著大桌子坐下,看著服務員將一盤一盤的菜端上來,然後郭鵬招呼著滿是新奇的人們吃飯。

公筷公勺用起來,夾回碗裏自己吃,在飯桌上近距離交流飲酒,由此帶動了一波有錢的大戶們前往酒肆吃飯喝酒會親朋好友的熱潮。

也有很多人圖新鮮,要去看看那傳說中的桌椅到底是怎麽個事情,他們對此很感興趣。

酒肆當然不會那麽輕而易舉的就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

很快,就有對此感到不滿的士人站出來抨擊酒肆。

說這種坐法分明就是胡坐,酒肆把胡坐引入中原到底是什麽想法。

還說這樣的進食方式完全不符合祖宗的教導,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吃飯的時候很有可能互噴口水之類的,大為不雅。

他們引經據典抨擊酒肆,把酒肆稱作【胡肆】,試圖將之汙名化,以此引起廣泛的抵制。

郭鵬早就料到了這種事情會發生,所以立刻出動了自己的終極口嗨武器——陳琳。

陳琳帶領嘴炮團隊火速沖上道德陣地,引經據典為郭鵬開脫,與傳統士人力量激烈對線,瘋狂嘴臭。

說什麽椅子不是胡床,那是郭鵬參考案幾改造而來的,坐上去會特別舒服,也會讓人的腿部得到放松,不會坐麻掉,用正坐胡坐區分之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之類的。

這樣的激烈對線之外,陳琳還不斷的偷換概念。

他把一場胡坐正坐之爭轉移到了別的地方,混淆視聽,轉移人們的視線,給酒肆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較為良好的大環境。

之後,就是以魏代漢的大歷史事件了,酒肆這種細支末流的存在肯定不會成為爭論的主流。

在郭某人連續三次政治清洗並最終登上皇位之後,頒布的支持酒肆建設的法令,而後這場爭論也就在事實上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