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酒肆的出現

說起來,酒肆這種東西還是在郭鵬的主導之下緩緩出現的新式存在。

那種現代意義上的吃飯用的酒店在東漢至少是不存在的。

倒也不是說沒有其他的形態,也有,官方經營的國營酒店,但是不是面向普羅大眾的,面向的是官員還有西域來的外國官員與商人。

在一些重要城池內部或者交通要道沿途會設置一些。

那時節人口流動性無限接近於零,人口和土地綁定,要想離開戶籍所在地需要很多手續,所以根本不存在旅遊一說。

小吃攤點之類的也是有的,在城市裏就有,但是沒有那種專門意義上的酒店。

郭某人為了發展經濟和軍事需求修了很多路。

從青州開始,逐漸修遍了中原,未來還要修往全國,並且鼓勵商業發展,這就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人口流動性。

人口流動了,這些商隊就會有離開城池居住和吃飯的需求。

而當時郭某人設置的驛站是為官方準備的,不是對外開放的,所以大量商旅還是野路子,自帶糧食,自帶帳篷露宿,很不方便。

這件事情在郭某人巡查各地的時候被發現了,意識到這個時代對離開戶籍地遠行的人們的不友善,郭某人發現了賺錢的契機。

於是郭某人開始下令,在官方驛站周圍建設【旅店】。

旅店歸屬在曹氏商隊和糜氏商隊名下,派專人管理,專門針對非官方人群,也就是遠行的商隊,給他們提供住宿服務。

當然是要收錢的。

從占領兗州開始,郭某人就開始建設這樣的旅店,前前後後越來越多。

到稱帝之時,記錄在案的曹氏旅店和糜氏旅店這兩大連鎖旅店加在一起已經有了五百多家,數量很大。

中原,河北,關西,揚州荊州益州,沿著主要交通幹道,辦設的各地都有,形成大規模的連鎖,為商旅提供服務,賺取大量傭金,某種意義上也在收他們的商稅。

住旅店不是隨到隨住的,而是有嚴格要求的,這一點古代比現代更加嚴格。

魏帝國的戶籍制度非常完善嚴密,人口和土地綁定,平民百姓沒有遠距離高頻率離開原籍的必要,需要離開的往往也就是商旅。

郭鵬稱帝之前就規定,規定在自己的轄區內,任何離開原籍居住地的人都要從出發地官府開具路引,然後才能出發。

路引不分團隊,而是一人一張,每個離開原籍的人都需要路引。

路引記載著持路引者從何處出發,要去何處,要做些什麽,中途經過了哪裏等等。

出發的時候官府會在路引上留下標記,然後商旅可以出發,途徑某些城市,若要做生意,就要去當地市集管理處交出路引,進行登記。

若只是停留住宿,也需要出具官方登記過的路引,交由店家登記,然後才能入住。

一趟旅程回來之後,要把路引交還給原籍所在地的官府進行備案留存,一旦發生了什麽,好根據路引追尋責任人。

確定了路引制度之後,郭某人進一步想到了商旅們的吃飯需求。

解決商旅的吃飯需求當然也是一個大商機,於是郭某人就進一步的下令在各大旅店給往返商旅提供相對簡單的飲食服務。

當然也是要收錢的,有些時候還挺貴,因為有些旅店不在城市裏,而在道路邊,遠離城市。

但是相比與他們自己攜帶轉運食物來說,可以攜帶更多的貨物才更加經濟。

所以這些費用也不是商隊不願意承擔的,況且真的很方便,也很安全,不會擔心遇到賊匪之類的。

於是沿著郭某人建設起來的交通幹道,旅店業務和飲食買賣業務開始蓬勃發展。

在此之前未曾出現的食品買賣業務開始在郭某人的轄區內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後來隨著局面的日益穩定和交通的日漸發達,加上郭某人的政策扶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操持商業,遠行商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旅店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

郭某人自己建設不及時,也沒太多精力,所以就開始逐漸放松了建設旅店的審批。

接著把經營旅店作為一種新出現的行業,規定了稅收水準,將旅店納入收稅的範圍之內,就開始允許民間自己經營了。

之後不僅是曹氏糜氏兩大商隊的連鎖旅店,民間也有人操持起了旅店業務,在官方驛站周邊開辦旅店,賺那些遠行商人的錢。

隨著這種旅店模式的不斷發展,郭某人為了賺更多的錢用於征戰,又想到了酒店這種存在,覺得這個很有搞頭。

這一時期的城市內,各坊各市之間涇渭分明,有明顯的界限。

市集用來交易,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酒館客棧的存在,那都是唐宋以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