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湘軍援鄂(第5/5頁)

從大勢看來,趙恒惕的估計很正確,因為奉系已和直系分道,隨時俟隙而動,直軍不可能南北兩面作戰。所以吳佩孚應該對湖南讓步。何況讓步又不大。

但吳佩孚不是這麽想,他認為自己對湖南有過交情,當年他如果不是衡陽撤兵,湘人就不能驅逐張敬堯,所以他等於出了一半的力量幫助湖南人。這次湘軍若自動撤出湖北,只能算投桃報李,是人情還人情。如果湘軍一定要和直軍一較高低,湘軍也不見得就會占上風。湘軍如果一定要留在湖北,則廣東北伐軍乘虛而入,湘軍豈不是腹背受敵。

吳佩孚的另一大將張福來到了漢口後,也直接向趙恒惕通電表示友誼,並且強調說一切問題都好商量。因此自直軍開到前方後,湘軍就停止了進攻,並且自動地放棄了汀泗橋車站和前方許多突出的據點,以避免雙方因陣地相接發生意外的沖突。不料8月13日靳旅發動了第二次的偷襲,企圖占領汀泗橋車站,但被埋伏在車站兩邊高地的湘軍擊退了。於是湘軍乃向蕭耀南提出了質問,蕭答說:“這完全是誤會。”

可是湘軍在戰場上北軍遺屍中搜出了一封靳雲鵬給靳雲鶚的電報,內中雲:“南人禽獸也,不可理喻,唯有殺盡無遺耳!彼以詐來,莫怪我以詐往,一面與之敷衍,一面因利乘便。以後務宜愛惜兵士,愛惜子彈,勿輕攻,勿浪戰,凡百持重沉穩為主。”湘軍把這個電報影印出來,交給報紙發表,以證明北軍的狡詐。從這個電報上看出靳雲鵬如何咬牙切齒地憎恨南方人,公然教唆他的兄弟用“詐和計”來欺騙湘軍。

8月上旬,直湘兩軍處於不戰不和的狀態,趙恒惕曾派湘軍總部秘書長鐘才宏、參謀長唐義彬、軍法處長蕭光禮先後到湖北進行和談,並且提出了四個條件:(一)湖北自治,督軍改稱湖北總司令,同意蕭耀南為總司令;(二)吳佩孚自動不就兩湖巡閱使;(三)湘直公推蔣作賓為湖北省長;(四)直系補償湘軍軍費五百萬元。

趙恒惕的代表們到了漢口,見到了督軍蕭耀南,蕭表示可以補償湘軍100萬軍費,其他各款則需待吳巡閱使決定。可是吳這時忙得不可開交,代表們去見吳,吳總是不在。12日吳視察前方陣地,13日在鹹寧召集張福來、靳雲鶚、趙傑等討論軍事,14日乘艦巡視金口,回到漢口的時間少得不得了,他既未和趙恒惕通電報,又不接見趙的代表。

15日他回到漢口,在百忙中下令禁止武漢學生和武漢人民分別召開的弭戰國民大會。16日湖北各界聯合會函請吳表明對湖北自治與湘鄂停戰的態度,吳均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