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蔡鍔和小鳳仙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清光緒八年(1882年)十一月初九日出生於邵陽縣東的親睦鄉。七歲就學,八歲聘武岡縣劉氏俠貞為室,15歲參加歲試取列一等,其試題為背誦四書五經及句對,府尹愛其聰慧,乃用四書“子男五十裏”句屬對,蔡應聲答“府尹二千石”,有人病其末字均屬仄聲,府尹說:十余歲童子即能以漢書屬對,實在難得。17歲進入長沙時務學堂,這個時務學堂的學監是譚嗣同,總教習是梁啟超,倡說新學。蔡在時務學堂為期只有半年,他三月入學,八月戊戌政變,時務學堂遂遭解散,乃走武昌,打算進兩湖書院,只因他是時務學堂出身,因之被摒。18歲應梁啟超的召約,東渡日本,入日本大同高等學校,後改入東亞商業學校,加入了唐才常的自立會。第二年隨唐才常等19人回國,計劃在漢口起事,結果失敗,仍返橫濱。在此以前蔡名艮寅,在此以後才改名蔡鍔。梁啟超這時在東京辦《新民叢報》,乃邀蔡襄助筆政,蔡以奮翮生和系錐生為筆名,撰文甚夥。此後三年由文學校轉入武學校,以候補生入聯隊實習,實習期滿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兵科。蔡在武學校中,因身體甚弱,所以學科雖優,但術科卻不及格,常受日籍教官和同學的輕視,尤其是翻杆、跳高、跳遠諸運動完全不行,每向同學曾叔子垂泣而道所苦,有一天忽然舉王夫之(船山)的聯語告曾:

六經自我開生面,

七尺從天乞活埋!

蔡認為王船山這兩句富有拼命精神,因此要力學、困學以雪病夫之恥。一年後蔡果然前後判若兩人,凡是運動和術科,都矯捷冠儕輩,日本人驚為奇跡,莫不由衷地敬佩蔡的決心和毅力。蔡在23歲那年自日本上書給湖南巡撫趙爾巽,請其力行新政為全國倡。這封信凡五萬余言,由是東南各省的封疆大吏都知道有蔡鍔其人。

光緒卅一年(1905年)蔡鍔24歲,應湖南巡撫端方之聘,擔任湖南新軍教練處幫辦,兼武備兵目兩學堂教官。這時原任湖南巡撫趙爾巽已升任東三省總督,趙對蔡也是最賞識,所以奏請清廷要調蔡到奉天去練新軍。同時廣西巡撫李經羲則派專人來敦請蔡至桂林。這個年青人在各省封疆大吏心目中是一枝奇葩,大家都爭相延攬。他終於接受了李經羲的邀請,即派學生雷飚、譚道源、彭新民、羅質、周日旦等十余人先赴桂,蔡自己則率嶽森和梅尉南便道赴邵陽省母,7月22日抵桂林,李經曦羲立即委為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兼隨營學堂總理官。8月又兼新練常備軍總教練官和巡撫部官部參謀官。以後在廣西陸續劃辦測繪學堂和陸軍小學。廣西的陸軍小學先後辦了四期,畢業學生數百人,得意的門生有白崇禧、李宗仁、黃紹雄、李品仙等,其後又在廣西接辦講武堂。

廣西巡撫李經羲升任雲貴總督後不久,奏調蔡入滇,委充第卅七協協統,轄下的兩位標統是丁錦和羅佩金、管帶唐繼堯、劉存厚、雷飚、謝汝翼、劉雲峰、韓鳳樓、李鴻祥等,這些人後來都是辛亥雲南起義以及民國4年12月護國起義的顯赫人物。

昆明是個美麗的城市,四季如春,風景如畫。蔡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一本著名的兵書,是搜輯曾國藩和胡林翼的治兵論,分為將材、用人、尚志、誠實、勇毅、嚴明、公明、仁愛、勤勇、和輯、兵機、戰守等12章,訂名為《曾胡治兵語錄》。這本語錄,後來於民國13年10月蔣中正辦黃埔軍校時,特為刊印,並親撰言,序言節要如下:

太平天國之戰爭為十九世紀東方光榮之第一大戰,太平天國之歷史為十九世紀東方第一光榮之歷史;而其政治組織與經濟設施則尤足稱焉!……

夫清朝之所以中興,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者,蓋非人才消長之故,而實德業隆替之征也。彼洪、楊、石、李、陳、韋之才略,豈不能比擬於曾、胡、左、李之清臣,然而曾氏標榜道德,力體躬行以為一世倡,其結果竟能變易風俗,挽回頹靡。吾姑不問其當時應變之手段,思想之新舊,成敗之過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之道,蓋已足為吾人之師矣。

余讀曾、胡諸集既畢,正欲先摘其言行,可以為後世圭臬者成為一書以??同志,而留纂太平天國戰史於將來,不意松坡先得吾心,纂集此治兵語錄一書。

願本校同志人各一編,則將來治軍治國均有所本矣。……”

蔡鍔是於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抵達昆明,這年的農歷九月初五日武昌起義,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到雲南後的第三天,蔡秘密約集同志劉雲峰、劉存厚、唐繼堯、韓鳳樓、沈汪度、殷承獻、雷飚、黃永社等計劃響應,預定於十二日發動,推蔡為總指揮,以新軍為骨幹。不斷事機泄漏,初九日雲南總督衙門的總文案熊範輿、劉顯冶把新軍不穩的消息密告李經羲和統制鐘麟,李、鐘會商後擬下令解散新軍以杜絕亂源。蔡等知道事機迫切,千鈞一發,遂約同李根源率講武堂學生自西北攻城,蔡自己率卅七協一部分攻東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