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辛醜和約

李鴻章在北京淪陷後才到達天津,他這時的官銜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武衛軍統帥及議和大臣,這些官銜對於八國聯軍所占領的天津是發生不了作用的。他之所以受洋人尊重,完全由於他個人的國際聲望。他於光緒廿六年(1900年)八月間抵達天津,幾乎是和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抵津的時間相同。可是他們兩人正式見面則是九月廿四日在北京會面的。

瓦德西事後五天曾向德皇作一詳細報告:“……余曾接見慶親王及總督李鴻章。李氏首先到此,慶親王剛遲廿分鐘始來;兩人共在余處計有一點鐘之久。從談話之中余遂覺得該兩人均有急望和議開始之意。……李鴻章請命賜給彼之差官一種護照……余對於中國官廳,必須其誠心依照余命而行者,方能容忍。今日余曾往答拜兩先生,在慶親王處僅作一番無關重要之談話,但彼要求從速開始和平會議之意卻曾表示出來。余給李鴻章先生一圖,其上余曾劃有上述占領區域之範圍。李氏頗嫌其寬廣。余從李氏屢次提及進兵張家口一事之中,可以明白盾出此舉頗使彼憂懼,且由此足以證明余之進兵該地可謂頗得其道。……”

光緒廿七年(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廷接受了八國聯軍所提的議和條款,這就是著名的《辛醜條約》。其要點為:

(一)中國遣使赴德日兩國道歉。

(二)懲辦禍首大臣。

(三)禁止向中國輸入軍火兩年,期滿得再展延兩年。

(四)賠款銀四億五千萬兩,分卅九年償清,合利息共計銀九億八千二百余萬兩。

(五)北京劃定使館區域,區內由使館團管理,各國並得派兵防守。

(六)毀大沽至北京間之炮台。天津、北京、山海關間之交通要地,允許各國駐兵。

(七)清廷允許張貼“嚴禁仇外”之上諭於各地。

(八)清廷對任何設立仇外之會黨立刻正法。

這次屈辱的條約,是在聯軍槍杆下被迫簽署的;列強本可瓜分中國,只是由於本身間的矛盾和利害沖突,所以中國在這時候才僥幸不被瓜分,而僅被迫簽約,實在是不幸中的大幸。可是這個《辛醜條約》應該是中國有史以來對外簽定條約中的最屈辱條約,由於這個條約,使中國京城的大門洞開,使以後幾十年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

義和團煙消雲散,可是義和團事件的影響,卻極其深遠:

(一)世界各國並不去檢討這次事件形成的原因,而嚴厲指責義和團行動粗暴,指責中國不是一個文明國家,指責中華民族是一個野蠻的民族。

(二)自鴉片戰爭開始,西洋武力開始侵略中國,但每次戰爭它們所擊敗的只是清朝政府,一般民眾和守舊士大夫,在心理上並未屈服。義和團事件是清朝政府、中國衛道的士大夫、以及廣大的農民匯合凝聚而成的力量,他們以符咒和拳棒去和西洋槍炮相對抗,結果徹底地失敗了。經過這次慘敗,清朝野都都不敢輕外仇外,民族自尊心完全喪失,人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媚外心理,這種心理影響了中國以後數十年。

(三)督撫權力增加,演變成後來軍閥割據。因為拳變期間,李鴻章、劉坤一、袁世凱等人和列強約定,各省自保。保護外人生命財產和教堂,請列強勿進兵東南各省,這一舉措在拳變之後受到清廷的承認和嘉勉,遂使各省督撫形成半獨立局面。

(四)中國有志之士認清一點:就是腐化的清朝政權,非推翻不可,欲救中國,非革命不可。

(五)最明顯的結果,是清朝政府中老的一代死的死,被淘汰的淘汰了,眾望所歸的唯一人物是袁世凱,他取代了李鴻章的地位,從而為未來的北洋軍閥一系奠定基礎。

袁世凱在義和團之變時,不僅成為有名望的督撫,堪與劉坤一、張之洞等齊名。且由於他在北方,各省督撫向北京的奏報都是由他轉遞,加上義和團肇始山東,自袁接任山東巡撫後,山東省境內太平,因此無論中外人士對袁都刮目相看了。

北京陷後,兩宮出奔,在蒙塵途中曾電諭李鴻章,命他火速前往北京與洋人議和。袁亦密電李鴻章說:“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稱,各國並無他意,深盼李相能說慶親王共商議和事。”

如此一來,袁對國家大事,也取得了發言權了。

慈禧和光緒在赴西安途中,追隨左右的全是守舊派大臣,由於這些頑固派的包圍,所以談和時,洋人也心存疑慮,因此袁和李鴻章便密商促成榮祿能盡速前往行在,俾慈禧左右能有一進言之大臣。榮祿在北京失陷時,對於守舊派壟斷朝政,深感灰心,經李、袁的敦促,乃趨赴西安。而慈嬉對榮祿仍極信任,不久榮祿便成為極重要的軍機大臣。自榮祿重被慈禧所寵信,袁的發言權便大為提高。在這期間,他和劉坤一、張之洞、盛宣懷等聯成一氣,而李鴻章在北京,榮祿在西京,因此他的意見可以四通八達,他的地位便日益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