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康有為鼓吹變法

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清廷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就是“戊戌政變”。袁世凱和戊戌政變有重要的關系,因此我們在敘述這一段歷史之前,必須先把西太後和光緒之間的種種作一個交代。

同治皇帝死後,因為他沒有兒子,也沒有過繼兒子,於是沒有主見的慈安太後(東太後)和有野心的慈禧太後(西太後)便共同商定,以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為鹹豐帝的承繼兒子,繼承皇位,這就是光緒皇帝。按照清室的皇位繼承法,這本是不合理的,因為同治和光緒都是“載”字輩,他們倆人是堂兄弟,兄終弟及,在滿清還無先例。可是光緒的父親奕譞是鹹豐皇帝的兄弟,光緒的母親是西太後的妹妹,兩兄弟娶兩姊妹。西太後既是光緒的大伯媽,又是光緒的大姨媽,親上加親,除了親生兒子,這種關系應該是最親的了。選擇這樣關系的親人來做皇帝,是有把握可以控制的,何況這時西太後有極旺盛的權力欲望,如果她不作太後,則如何垂簾聽政呢?

光緒五歲即位,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清廷一切政事全由東西兩位太後垂簾聽政。東太後素來不願管事,因此西太後便掌握了實權。到光緒十二年(1886年)光緒已17歲了,這時東太後也死了五年多,西太後不好意思再繼續聽政,乃宣布於明年正月“還政”,其實還政不過是個名目,她換了個“訓政”的名目繼續攬權。到了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才宣告親政,這時光緒已19歲,可是二品以上大員的黜陟,仍要由慈禧決定。

不論從哪方面說,光緒帝總算是一個可愛的、值得同情的年輕小皇帝。他想做一個有為的好皇帝,可惜在一個無可施展的政治環境中,上有慈禧的專橫,而朝中滿籍官吏盡是頑固守舊愚昧無知,不要說政治上他不能有作為,甚至於在愛情上也不能自由。清王朝的家法本來就極嚴格,加上慈禧的跋扈,結果造成同治和光緒兩朝的皇帝悲劇。

清宮中有一個不公開的秘密,就是關於慈禧迫死他親生兒子同治和他的皇後一件公案。據說選定同治的皇後是東太後所主張的,所以西太後不高興,在同治新婚時借口皇後年輕,不懂宮中禮節,所以不許小夫婦在一塊。同治出天花時,慈禧把皇後喊去斥責,皇後深感委曲,乃遄赴養心殿同治皇帝處哭訴。同治勸她忍受,安慰她說:我們夫妻終將會有出頭的一天。不料這句話卻惹來了大禍。原來慈禧既不喜歡這個媳婦,因此早就在同治周圍設下了監視的耳目。這天她聽說皇後在探視同治,就不許聲張悄悄到養心殿的東暖閣外偷聽兒子和媳婦的談話。這對小夫妻萬沒料到說幾句私房話會闖下了滔天大禍,只見慈禧怒氣沖沖地闖了進來,一把抓住皇後的頭發,舉手痛打,並且叫內廷準備棍仗侍候。同治嚇得昏厥過去了,慈禧因此沒有對皇後用刑。等到同治一死,慈禧便把責任全部加到皇後的頭上,下令限制皇後的飲食。兩個月後,皇後也就被折磨死了。皇後死後,慈禧的怒氣還不消,又革掉了皇後的父親崇綺的侍郎職位。第二年,有個多事的禦史上了一個奏折,說外邊傳說很多,有說皇後死於悲痛過度,有說死於絕粟,總之,節烈如此,應當表彰,賜與美謚雲雲。結果皇後的謚號沒有爭到,這位禦史把自己的官也丟了。

在同治死前,慈禧、同治母子不和已是一件公開的秘密。故宮的老太監都證實同治給東太後請安,還留下說一些話,在自己親生母親那裏,簡直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同治親政時,西太後在朝中的親信羽翼早已形成,東太後又一向不大問事,皇帝辦起事來如果不先問問西太後,根本得不通。這就是母子不和的真正原因。慈禧是個權力欲非常強烈的人,絕不願丟開到手的任何權力,她為了自己的權威,對自己的親骨肉或親信都是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光緒年間,她的脾氣更加喜怒無常。有一個太監陪她下棋,說了一句“奴才殺老祖宗的這只馬”,她立刻大怒道:“我殺你一家子!”就叫人把這太監拉了出去活活打死了。

慈禧還政後,恣意享樂,通過李蓮英賣官鬻爵,挪用海軍款修頤和園。中日甲午戰爭時,她正在做60歲生日,從西苑到頤和園,沿途紮彩,奏樂演戲。她還當著皇帝的面對大臣們說:“誰使我生日不高興,我便使他一輩子不高興。”慈禧既然對待她自己親生兒子同治都那樣專制,因此她對待光緒自然也極霸道,尤其表現在光緒選後方面。她強迫光緒選她的內侄女為皇後,就是隆裕,可是光緒卻喜愛自己所選中的珍妃。隆裕在光緒大婚後倍受冷落,光緒寵愛珍妃,也被慈禧禁阻。光緒比同治勇敢,他看到慈禧窮奢極侈,又頑固地把持朝政,甚至連皇帝的婚姻也不能自由,內心起了極大的反感。加以當時的清王朝已到了危亡的關頭,這位年輕皇帝於是大膽地接受新的思想,真正地掌握朝政。可憐他生不逢時,維新變法只不過百日,他就被慈禧打入冷宮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