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貧民十字軍(第2/6頁)

烏爾班遠征聖地的號召給他們提供了逃離這種悲慘生活的機會。在下一個世界得到拯救的承諾也極具誘惑力。接連出現的神跡奇事增添了這些重要消息的可信度。據說,法國北部接連出現了兩次月食,法國南部又出現了流星雨。還有傳聞稱,宣誓要參加東征的人,身上浮現出了熊熊燃燒的十字架圖案。而那些不願出征的人則四肢水腫,在痛苦的痙攣中死去,奪取他們生命的疾病被大家稱作“聖安東尼之火”(St. Anthony’s fire)34。

亞眠的彼得

烏爾班二世原本只派了主教去宣傳東征,但法國和萊茵蘭的鄉間很快就滿是散播新聞的修道士和傳教士。這些非官方信使中,最著名、宣傳效果最好的是一個名叫彼得的男人。他出生於皮卡第(Picardy)的亞眠附近,盡管相貌不甚俊美——人們常常把他的臉與他一直騎著的毛驢的臉做對比——但擁有奇特的魅力。了解他的修道士諾讓的吉爾貝(Guibert of Nogent)寫道:“無論他說什麽,做什麽,看起來都仿佛半神一般。”傾聽彼得講話的人群往往會潸然淚下,即使彼得到了德意志,聽眾根本聽不懂他說的話,情況依舊如此。

他吸引了社會各層人士的注意,當地貴族常常向他捐贈大量金錢。他又把它們散播出去,替追隨者償還債務,為窮苦的女性提供嫁妝,這讓他的聲望進一步提升。不久以後,大家甚至開始把他驢子的毛拔下來留作紀念。

彼得本身是個相當古怪的人。他總是赤足走路,不吃面包或肉類,只以魚類和果酒為食,是個魚素者。他唯一顯眼的裝扮是一件臟兮兮的披肩,這也讓他得到了“隱士”的綽號。讓他從當時的傳教士中脫穎而出的,是他演說時散發出的一種特定氣質。1093年,他試圖前往聖地朝拜,但土耳其人狠狠毆打了他,以至於他沒能親眼看到耶路撒冷就被迫返程。這段經歷讓他對東方的實際情況有了直接的了解,也使得他的言辭莊重又帶有緊迫感。35中世紀的百姓普遍持有一種觀點,即耶穌基督再臨之日,耶路撒冷將會是基督徒的領地。他們諷刺那些忙於籌錢準備東征的貴族缺乏信念。畢竟,號召已經發出,耶穌基督本人就能保證勝利,那些細心的規劃和耗資不菲的隨從無關緊要。

1095年的整個夏天,彼得都在法國的東北部傳道,組織史學家所說的“貧民十字軍”。等到他進入德意志的時候,追隨者已經暴增至1.5萬人,而此時,他才漸漸意識到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是多麽艱巨。鼓舞人們行動起來是一回事,把他們組織好則是另一回事。他的追隨者擁有各種背景,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很貧困,許多人拖家帶口,隊伍中包括女人、兒童和動物。還有一些小偷、罪犯和騎士家族中沒有前途的年輕人試圖在這裏開始他們嶄新的生活。除了對於東征的渴望外,他們沒什麽共同點,這看起來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而不是一支軍隊。

彼得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一方面,他需要設法吸引一些可靠的貴族加入,強化他的戰鬥力;另一方面,他被迫不斷行軍。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沒有地方可以長期供養額外的1.5萬人,尤其是這些人還自由散漫,不守紀律。當他抵達德意志大城市科隆,發現這裏坐落於萊茵河畔,交通便利、物產豐饒時,他認為機會來了,便停了下來。

如果說烏爾班二世組建精英軍隊的計劃被隱士彼得等人打亂,已經演變成一場大眾運動的話,那麽在德意志,情況就徹底脫離了控制。隨著貧民十字軍組建的消息逐漸傳開,五花八門的各種人士也開始領導自己的小團隊。有群農民甚至開始跟隨一只鵝來行動,他們聲稱這只鵝得到了聖靈的啟示。36盡管更加嚴肅的東征者對這些團體加以嘲笑——神父艾克斯的艾伯特(Albert of Aix)稱他們既愚蠢又不可靠,他們的行為是一種令人憎惡的墮落——但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頭。

中世紀歐洲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信仰基督教的中世紀歐洲的地位有些模糊不清。他們是《舊約》中的選民,卻又不接受耶穌。盡管官方的教會教義中宣稱耶穌是因為全人類的罪惡而受難犧牲,但大眾普遍認為猶太人過錯最大。他們被稱為“殺害基督的人”,受到猜疑乃至毫不掩飾的迫害。

猶太人有著與眾不同的服裝、宗教儀式、飲食教規,他們不願近親結婚,也拒絕被同化,這讓他們得以保存自己文化的全貌,卻也讓他們很容易成為外來者的目標。由於他們被允許從事的行業非常有限,不穩定的局勢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就更加糟糕。基督徒是不得出借財物的,這被視為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因此人們幾乎只能向猶太人借錢。基督徒陷入債務之中,而債主卻是他們認為社會地位低下的猶太人,這種情況導致基督徒對猶太人極其厭惡。幾個世紀以來,試圖把猶太人趕出國家或強行同化他們的行為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