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帝國崩潰

君士坦丁五世於公元775年9月14日去世,此時的拜占庭帝國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持續的內外交困使社會的不同階級都蒙受了難以估量的損失。迫於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事態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歷史記載不再確切可信,自羅馬共和國時代以來始終精心珍藏的家族宗譜徹底失傳,元老院階層的古老傳統也逐漸消失。82大部分城市的規模都縮小到城鎮級別,人口數量也在銳減,只能在昔日輝煌的廢墟之上苟延殘喘。城市規劃完全中斷,寬廣的大道和華麗的古代城市建築也被扭曲狹窄的街道和匆忙搭建的陋居所替代。眾多建築物化作廢墟,當人們徹底重建墻壁時,他們不會長途跋涉去廢棄許久的采石場,而是選用早期結構的石造建築。甚至重要的大城市也呈現出了無法挽回的衰敗景象。雅典曾經是希臘最為重要的城市,如今規模縮減為一個小城鎮,只有幾千名市民在雅典衛城的陰影之中掙紮求生,君士坦丁堡——雖然那些競技場、劇院和浴室依然存在——城市中的導水渠卻已經超過一個世紀未能得到修繕。

海上貿易依然相對繁榮,都城的市場上也能夠找到印度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但商人再也沒有膽量在動蕩不安的歲月裏穿越危險的陸路,大部分內陸地區重新恢復了易貨制。隨著城市人口大規模銳減,四面都有敵人的圍攻,社會的軍事化程度開始提高。國家的土地被移交給軍隊管理,以減少花費,政治管理也交由軍隊的官員執行,有效地提高了效率。這些變化導致了軍隊的政治力量日益膨脹,時常幹涉政府事務。在希拉克略去世後的一個世紀裏,由軍隊擁立的皇帝不少於八位,世俗權力和軍隊權力之間的界限不可避免地逐漸模糊。

與其他方面一樣,教育同樣在動亂中受創。都城依然擁有私人導師和初級、中級學校,行政系統和軍隊中的職位依然由具備美德功績的人所擔任,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戰亂和動蕩的年代中根本沒有時間去接受系統的教育。具備讀寫能力的人逐漸減少,公務人員的素質也隨之下降。面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殘酷壓力,譬如哲學和文學領域都遭到了嚴重忽視,儼然成為和平年代的奢侈品。隨著教育的地位下降,拜占庭的文化開始凋零,甚至湮滅。每一代人都比他們的先輩更加缺乏教育,也更加無法領悟學習本身的價值所在,不久後這種衰退的趨勢達到了高峰。8世紀初,法律明文規定,禁止破壞、丟棄古代文獻,或將它們浸泡在香料中;到了8世紀中期,皇帝經常抱怨找不到有能力的人才去解讀法律。到了君士坦丁五世時期,他本人因為激烈反對偶像崇拜而破壞偶像,引起文化衰退;他將矛頭直指修道院,盡其所能去毀壞那些不符合他觀點的作品,教育由此陷入了極度衰落的境地。

大眾對這位破壞偶像的皇帝的反對情緒在他去世之時達到了頂峰。軍事上的輝煌使君士坦丁五世在軍隊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在他去世很久之後依然如此,但在大部分拜占庭平民的眼中,這位皇帝無疑是可恥的暴君,是注定被人忘卻的魔鬼。他們稱他為“Copronymos”,也就是臭蟲。在他去世一個世紀之後,這位皇帝的名譽一落千丈,以至於一名暴民打破他的石棺,將他的骨骸燒毀,然後將灰燼盡數扔進大海。他的兒子利奧四世則正好相反,是一個脾性溫和的人,雖然同樣支持破壞偶像,但希望緩和他父親過度激進的做法。假設他的壽命更長的話,他本來有能力平息緊張的局勢,但不幸的是,他在統治5年之後就去世了。大權落到了他的配偶、一位個性強硬的女性手中。她在生活中操縱著利奧四世的一舉一動,甚至皇帝的去世也因她蒙上了陰影。

君士坦丁五世曾經通過全國大規模選美的形式為自己的兒子選擇妻子,最終他選中了伊琳娜,一名來自雅典的女性,她從小遭到遺棄,但美貌驚人、魅力十足。然而對於頭號偶像破壞主義者君士坦丁五世而言,這實在是一個最不明智的選擇。伊琳娜從小在西部長大,是聖像的狂熱崇拜者,她對她的公公而言,完全沒有用處,反而暗中立下了目標,決心恢復聖像崇拜制度。她的丈夫試圖控制她,但在她進駐宮殿側翼短短一個月之後,他就去世了,伊琳娜散布出關於利奧四世去世的謠言,聲稱他的死亡是上帝降下神罰的結果。不論君士坦丁堡的人民是否相信她的話,他們都不情不願地同意了伊琳娜作為攝政女皇輔佐她10歲的兒子君士坦丁六世,因此皇位也就隨之落入了拜占庭漫長歷史上最為貪戀權勢的君主之一的手中。對那些阻撓她的人而言,這位年輕的女皇毫無慈悲之心,並且她已經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將權力攫取到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