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波斯戰火(第5/5頁)

這場戰爭摧毀了波斯的勢力,新國王沙赫爾瓦拉茲立即向拜占庭求和,貢獻出全部占領的土地,並且釋放所有俘虜,將真十字架歸還拜占庭。為了做出最終的投降姿態,他甚至請拜占庭皇帝做自己兒子的監護人。希拉克略瞬間收復了在漫長年月裏喪失的國土。與波斯長年累月的爭鬥畫上了句號,拜占庭帝國從此擺脫了大敵的陰影。

元老院對他們光輝偉大的皇帝致以狂熱的贊美,為他獻上“西庇阿”的封號,當他勝利歸來,接近都城時,發現全城的人民都蜂擁而出,熱烈地迎接皇帝班師,他們揮舞著橄欖枝,歡呼雀躍。68人民高唱著贊美詩,將皇帝擡進城內,隨之進入金色城門的是真十字架,漫長的隊伍中甚至還有首次在拜占庭出現的一頭大象。在進入聖索非亞大教堂之後,人民目睹著他們得勝歸來的皇帝高舉起十字架,放在高高的祭壇上方。自希拉克略離開君士坦丁堡,已經整整過去了6年時間,但如今他載譽歸來,重新坐上了最高的寶座。他將帝國從滅亡的邊緣拯救出來,擊潰了強大的波斯帝國。真十字架被重新放入神龕,皇帝的大敵已經徹底潰敗。毋庸置疑,這是新時代到來的黎明。

希拉克略恢復了帝國曾經的榮光,至少從表面上看,帝國恢復了古代世界的傳統。一位希臘或意大利的旅行者能夠從直布羅陀海峽穿越北非和埃及,到達美索不達米亞,全程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不同的地域確實存在差異,但這些城市已經逐漸羅馬化,選擇帝國的希臘語作為自己的語言,文化也在全面步入希臘化時代。大部分城鎮都有著類似的規劃格局,分布著華麗的公共浴室,能夠洗去旅途疲憊的塵埃,導水渠和競技場星羅棋布。生活或許依然存在混亂和不安的景象,但相較強大的羅馬軍團第一次踏足此地、留下建築痕跡的時候,情形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然而,重要的變化也同樣存在。甚至在學術圈內,也很少有人現在依然使用兩種語言。拉丁語如今被廣泛認為不適用於極端復雜的論辯,尤其是神學論辯,數個世紀以來,拉丁語已經在東羅馬逐漸消失。如果西方的官員來到拜占庭辦理公務,必須使用當地希臘語的常用語手冊作為輔助,但東羅馬一方卻不會這樣做。文化的差異只是單向地發展,雖然希臘的思想依然傳播到西方,但在東羅馬,拉丁語的經典,包括維吉爾、賀拉斯和西塞羅的著作卻無人翻譯,鮮有人知。到了希拉克略的時代,很少有人能懂得書寫帝國法律的古代語言,皇帝醉心於軍事成就,對其他事情則不甚關注,因此徹底拋卻了古老拉丁文化的束縛。希臘語如今是帝國的官方語言,甚至帝國的名稱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從奧古斯都到希拉克略的每一任皇帝都被尊為愷撒和奧古斯都,但在此之後的他們統一被稱為“巴西琉斯”——希臘語中對皇帝的稱呼。69拋棄過去是非常驚人的舉措,但卻顯然有些為時過晚。拜占庭帝國如今已全面希臘化,在一代人之內古老的帝國語言便徹底滅絕了。

公元630年的春天,希拉克略啟程去耶路撒冷朝聖,赤腳走向君士坦丁的聖墓教堂,將真十字架歸還聖城。他在人民的歡呼聲中感到春風得意,但不久他便發現他對波斯的勝利也帶來了熟悉的陰影——宗教糾紛。敘利亞和埃及自始至終都堅持基督一性論,重新歸入帝國版圖也導致了不同派別的糾紛卷土重來,並伴隨著復仇的怒火。這樣的事態對於可能出現的下一次入侵而言自然是非常可怕的弱點,但當涉及信仰問題時,甚至是波斯的征服者也無力迫使他頑固而追求自由的臣民妥協屈服。

帝國已經在同波斯的戰爭中元氣大傷,有超過20萬人死於戰火,如今帝國再一次因為內部紛爭而瀕臨分裂。盡管已經取得勝利,但那些繁榮富足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太多城市遭到洗劫,農田被燒毀,農民的日常生活亟待恢復。或許經過一段漫長的穩定時期,商人和工人會逐漸開始恢復貿易,繁榮也將重現,但波斯和拜占庭之間漫長、艱苦的戰爭已經導致兩個帝國兩敗俱傷。希拉克略的偉大勝利付出的代價是帝國逐漸衰頹、脆弱,唯一的安慰便是波斯的情況顯然更加水深火熱。然而622年,正是希拉克略開始他偉大戰役的那一年,一個相比波斯而言更加掠奪成性的新敵人已經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