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更糟糕的威廉(第5/5頁)

教皇本來苦於找不到十字軍東征的發言人,但現在他看到了最理想的人選。威廉二世舉止溫和,對基督教虔誠狂熱,在國內深受歡迎,國外關系廣闊。正如他的父親和祖父那樣,威廉二世精通西西裏的三種主要語言,願意接納伊斯蘭教、東正教和猶太教信徒。他適合在重大行動中擔任主角,也因相貌出眾而出名——不止一位觀察者把他比作加冕禮上的天使。彼時他正30出頭,奧特維爾家族血統展露無遺,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然而在教皇眼中,最重要的一點或許在於他繼承了家族好戰的特質。如果說他還沒有展現出相應的個人魅力或戰略意識,也不過是因為他還年輕,尚未經受檢驗。這種擔心都是次要的;這位國王的作用不過就是華麗的擺設。

至少就這一點而言,他表現得足夠出色。他先後致信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和德意志國王腓特烈一世,說服他們親自率軍奪回耶路撒冷。然而,威廉二世執筆寫信的動力不只出於對基督教的虔誠。如果十字軍轉向西西裏,那麽西西裏的商人將會收獲飛來橫財。威廉二世不僅在心中呼籲各國君主承擔宗教義務,而且極力強調西西裏舒適的氣候,以及由海路前往巴勒斯坦的諸多好處。

馬加裏塔在聖地的表現有力地支持了威廉二世的呼籲。他率領60艘戰船組成的小型艦隊打開了十字軍的海上航線,持續對當地海岸施加壓力,挫敗撒拉遜人攻占拉丁港口的嘗試。到了公元1188年夏天,他已經獲得了“新海神”(Neptune,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稱號,令整個地中海東海岸膽寒。隨著他逼近的黎波裏海岸的消息傳出,穆斯林被迫圍攻附近的騎士堡48。第二年,馬加裏塔出現在提爾(Tyre),令撒拉遜人匆忙撤退。他開疆拓土唯一的障礙在於缺少騎士——他只帶來了不到200名騎士,但十字軍主力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然而11月中旬,一個可怕的消息導致形勢大亂:奧特維爾家族最後的國王——威廉二世駕崩。

他的死因至今不明。當年的消息只說他的去世匆忙而安詳。威廉二世統治期間國內和平繁榮,被後人視為黃金時代。人們對他的悼念勝過西西裏其他任何一位君主。數百年後但丁甚至將他放入代表作《神曲》中的《天堂》部分,把他描繪為理想的國王。然而,他根本配不上這樣的榮譽。與其說威廉二世是個好國王,倒不如說他的運氣好;他的時代正好是西西裏非常穩定的時期,因此他的統治看上去更加理想。他的父親不斷遭受叛亂侵襲,而他死後國家又陷入內戰。如果說他在位期間國家和平繁榮,也不是因為他治理有方。相反,他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君主。他不僅把西西裏的資源大量投入到考慮不周、損失慘重的對外戰爭中,而且為了一時和平,將國家的未來輕易交給頭號勁敵。他的前輩們不惜一切地阻止德意志帝國對西西裏的圖謀,就連“惡人”威廉也不例外,但他卻自願將其拱手讓出。然後,像所有不負責任的領袖一樣,他讓自己的繼承人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