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拜占庭的牽動(第3/4頁)

不一會兒,起了大風,本來散布在各處的火苗肆虐成一片火海。城內的民眾驚慌失措,紛紛湧出破敗的城門,但城門外等待他們的卻是奧爾加的大軍。他們毫不留情,當場屠殺了很多城民,然後圍捕了沒有當場殺死的城民,把他們當成奴隸販賣。到了第二天早上,伊科羅斯堅城內焦黑一片,成了一片荒蕪的廢墟,至此,奧爾加才終於感到心滿意足。

無論奧爾加是否真的如傳說中塑造的這般殘酷,但她確實是一個特別有統治才能的人。《俄羅斯編年史》對她簡單地進行了贊揚,說“雖然她生得女兒身,但卻有著男子漢的勇氣”。奧爾加的精明能幹不僅保全了她兒子的王位,還鞏固了王權。

且不論到底有多少德列夫利安人幸存了下來,但基輔的新任統治者“絕非等閑之輩”這一消息卻迅速傳開了。不過值得稱道的是奧爾加並沒有采取武力統治的方式。她雖然一心想要為丈夫復仇,但卻沒有讓仇恨蒙蔽了雙眼。精明的奧爾加意識到如果每年都逼迫那些藩屬的部落進貢的話,只會引起他們的仇恨。因為這些進貢的金銀一般都是從部落首領的腰包中來的,把金銀進貢給基輔後,這些部落首領就沒法犒賞自己的手下了,因此勢力會慢慢削弱。可是一旦基輔對他們的控制有所放松,他們就會起兵造反。

為了把這些部落首領從潛在的敵人變成可靠的盟友,奧爾加廢除了遭人憤恨的進貢制度,只簡單地要求每戶人家向基輔納稅。151奧爾加免除了地方首領的財政負擔,還授權讓他們處理一些瑣碎的行政或法律問題。不久之後基輔就開始靠法令來統治民眾了,實際上奧爾加已經把那些叛逆的盟友納入她的政府機構了。奧爾加主政期間,羅斯公國建成了眾多貿易中心,還在基輔、諾夫哥羅德及普斯科夫(Pskov)建成了第一批石砌建築。奧爾加設計的這套管理體系效果很好,這為基輔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兒子成年之前,奧爾加成功避開來自任何人的求婚,逐漸增強了基輔的實力。她的攝政統治雖然很成功,但奧爾加仍然意識到有一個問題揮之不去:不管她怎樣努力,試圖在政治上讓不同的部落融合到一起,但這些部落還是將自己與基輔的民眾割裂開來,認為他們是不同的族群。雖然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統治者,但這些部落民族之間卻沒有最根本的團結意識,沒有一種強大的理念能把各個城市的民族統一起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奧爾加又采取了一項非常大膽的舉措,這是她一生之中眾多冒險舉措中最大膽的一項了。955年左右,奧爾加去了君士坦丁堡,她表面上自稱“此行是為了加強同帝國的貿易聯系”,實際上卻是來正式皈依基督教的。奧爾加的受洗儀式就在聖索非亞大教堂的金色大殿裏舉行,她的教父,即當時的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為她主持了這場洗禮。152施洗時,君士坦丁七世根據帝國皇後的名字為奧爾加取了“海倫娜”(Helena)這個教名,為了對教父表示尊敬,奧爾加接受了這個名字。

奧爾加皈依基督教,這加強了基輔同君士坦丁堡之間的同盟關系,羅斯人在君士坦丁堡可以享受更多的貿易特權,但奧爾加很快就認識到羅斯國的臣民是不會效仿她皈依基督教的。基輔僅有極少數人信仰基督教,絕大多數臣民都是異教徒,他們敬奉的是不同的神,有的來自維京神話,有的則來自突厥或斯拉夫人的傳說。尤其是國內的貴族階層,他們都大力支持信奉雷神托爾。這樣一來,奧爾加沒能把臣民統一起來,相反,這一舉措還危及國內穩定;而在攝政期間,她費盡心思為的就是維持穩定。153

奧爾加竭盡全力要在國內傳播基督教。從君士坦丁堡回來時她帶來了大量《聖經》、聖像和教士的法衣等,還帶來了神父。奧爾加下令在國內很多城市興建基督教堂,並親自去這些教堂做禮拜。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國內的貴族階級,尤其是那些剛從瑞士移民過來的人都強烈反對皈依基督教。連王室的大部分成員都抵制基督教,奧爾加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斷然拒絕考慮皈依基督教。斯維亞托斯拉夫對母親說,隱忍、寬容和仁慈這類溫良的美德正是一個宗教虛弱無力的標志。如果他皈依了這樣一種信仰,將會受到臣民的恥笑。

兒子在位期間,奧爾加沒能讓羅斯國皈依基督教;但她至少為基督教的傳播埋下了種子,到孫子那一代,這種子便生根發芽了。與奧爾加不同,斯維亞托斯拉夫反對采取同拜占庭帝國和解的政策,他率軍進攻拜占庭帝國,這是羅斯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出襲拜占庭帝國了。去進攻拜占庭帝國時,斯維亞托斯拉夫帶軍隊走的是陸路,摒棄了維京人經海路出襲的傳統。率軍出征時,斯維亞托斯拉夫把管理國家的重任交給了母親,還讓母親幫他教育自己的三個兒子:雅羅波爾克(Yarolpolk)、奧列格和弗拉基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