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國重錘

在距今天蘇格蘭西海岸不遠處的海面上,矗立著一座名叫艾奧納的小島。那是從北海中升起的一個岬角,島上綠草如茵,沙灘如銀。如今的這裏是個靜心冥想的好地方,雖然有著充滿魔幻色彩的廢墟,卻很少受到遊客或者淘氣孩童的侵擾。即便是那些知道這座小島的人也很容易忘記,1200年前,這個田園般的海岸邊發生過難以想象的暴行。

艾奧納修道院是蘇格蘭基督教的核心象征,也是西歐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6世紀,愛爾蘭修士建立了這所修道院,從此這裏便成了基督教在蘇格蘭傳播教義的中心。

最初幾個世紀,修士來到大西洋上這邊的“荒原”隱居,在這裏用石頭搭建起一座座簡陋的小屋。他們在這些石屋中專心禱告,立誓要節儉、順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小小的聚居地逐漸變成了重要的朝聖之地,成了中世紀時重要的學習中心。這裏成了培訓修士的學校,並且設有專門用來抄錄典籍的繕寫室。就在這些繕寫室中,誕生了許多傳遍歐洲的經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凱爾經》。這部書由四部《聖經》福音書組成,被同時代的愛爾蘭人譽為“西半球第一珍寶”。

除了宗教典藏外,艾奧納小島上還有著無數王室墓地。蘇格蘭早期的國王大多葬在修道院的地下墓室中,包括因莎士比亞的作品而為人們所熟知的麥克白和被其殘害的鄧肯國王。

幾個世紀以來,在海島居民虔誠信仰的庇佑下,再加上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小島一直都是和平的樂土。然而794年,這種祥和寧靜的氛圍被逐漸蔓延的恐慌所打破。修士聽聞一群來自北方的陌生異教徒襲擊了東海岸的姐妹修道院。次年年初,當修士正在為一個神聖的節日歡慶時,一艘艘船頭刻著類似龍蛇圖案的船只偷偷駛進了主修道院南面的海岸。

侵略者跳上岸邊的白沙灘,向著各處建築進發,殺掉沿途遇到的所有修士。他們砸開大門,殺掉任何試圖抵抗之人,鮮血染紅了教堂的石板。所有珍貴的物品被洗劫一空,甚至連那些已經死去和垂死之人身上的僧袍也被扒去。為了紀念當時遇害的修士,那片白色的海岸後來被稱為“殉道灣”。

幸免於難的修士四處逃散,侵略者則趁機放火燒毀了艾奧納大教堂,然後帶著他們掠奪而來的豐富“戰利品”沖向海岸。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他們便消失了。只留下血淋淋的屍體、燒毀的建築和支離破碎的社區。

島上原本分布著12個由巨石雕成的十字架,最後只有一個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聖經》人物亞伯拉罕的雕像與瘡痍滿目的教堂遙遙相望。他高舉利劍,似乎在警示著剛剛發生的慘案。

然而,襲擊不列顛群島僅僅是個開始,一把巨錘正在重重地砸向毫無防備的歐洲大陸。艾奧納島上那種屍橫遍野、斷壁殘垣的景象,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幾乎隨處可見。

突如其來的暴行令許多歐洲人感到茫然失措、焦慮不安。從阿爾昆(Alcuin)的記載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時人們的惶恐與絕望。阿爾昆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一名修士,定居在法蘭克王國的都城亞琛,當時法蘭克王國由查理曼統治。

“……前所未有的恐怖籠罩著不列顛的天空,生活在異教徒魔掌之下的我們痛不欲生。”

歷時300年的“維京時代”,給西方基督教國家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時至今日,每當提起“維京人”,許多歐洲人的腦海中仍會浮現這樣一幅景象:一群金發碧眼的野蠻人爭先跳下龍船,在修道院燒殺搶掠。這種創傷已烙印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直至今日,那群來自北方的戰士身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就連“維京人”這個詞語本身的起源也是未知。9世紀的各種記載將他們稱為“北方人”“丹麥人”“挪威人”或者“異教徒”;常被他們侵略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稱之為 “wicing”,也就是“海盜”的意思,不過這個詞語直到19世紀才首次出現。對此,維京人自己的解釋可能更好。“vic”在古挪威語中是河灣或者海灣的意思;位於奧斯陸峽灣附近的維克區盛產制造刀劍需要的鐵礦石。“維京人”這個詞語最初只是用來指代來自維克區的人,後來逐漸被用來指代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掠奪者。

到底為什麽維京人會在8世紀時突然從他們的土地上崛起?人們對此有著無數的猜想。從人口過剩1到政治壓力,從氣候變化到科技創新,各種理論學說不一而足。然而,北歐人離開故土的南下潮流,有著周期性的規律。據現有資料記載,實際上在2世紀左右,斯堪的納維亞人就開始了他們的首次遷徙,這一時間要比“維京時代”的開始早了近500年。當時西羅馬帝國已經搖搖欲墜,來自今天瑞典南部的哥特人將其征服,並最終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南部定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