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風歌(四十四)魅力四射(第2/4頁)

畫外音:

“豐西澤縱徒”是劉邦命運轉折的起點,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劉邦身上的確有一種敢於擔當的勇氣,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周圍聚集了一批人,讓他有了反秦的第一個資本。事實上這是一個重要的資本,正是有了這個資本,後來機會就落到了劉邦的頭上。那麽在王立群老師看來,劉邦身上還具有哪些個人魅力?這些個人魅力在劉邦反秦滅項的過程中起到了什麽作用呢?

王立群:

劉邦個人魅力的第三點,也是我們今天這集要重點講的一點,就是劉邦有容人的雅量,這一點極其不容易。劉邦集團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什麽人才都有,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各種各樣的人才都有。那麽,劉邦在海納百川的過程中間,表現出來他有什麽樣的雅量呢?我給他概括了一下,他有四個特點,第一叫不計前嫌,不計較我們過去有什麽不愉快;第二叫不計易主,就是說你不管換了幾個領導,到我這兒來一視同仁,不計易主;第三叫不計言語沖撞,不管你這個人說話過去頂過我沒有,你對我說話怎麽不禮貌,不計較;第四,不計來自何方,你是當年跟我從沛縣出來的,你是從項羽陣營過來的,英雄不論出處,只要到我這兒來一律歡迎。他有四個不計較,這四點非常難做到,我們逐一的做一個說明,先說不計前嫌,一說不計前嫌,對劉邦有所了解的人一定會想到一個人,就是劉邦最恨的那個人,是誰啊?雍齒,雍齒是劉邦最恨的,也是劉邦整個集團都知道劉邦最恨的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做了個什麽事呢?劉邦一起兵他就叛變了,把豐邑投降給魏國了,劉邦三攻豐邑才打下來,所以劉邦對雍齒是恨到骨子縫裏頭去了,一直想殺他,因為他功勞大沒有殺,等到漢六年封侯的時候,又接受了張良的意見,先封了雍齒做了十方侯。到了漢十二年,劉邦唱著《大風歌》回到故鄉的時候,他把沛縣人的賦稅全免了,豐邑的人他不免。這個時候雍齒已經被封六年了,雍齒被封侯六年以後,劉邦提到雍齒還恨得牙根癢,但是牙根再癢,心裏再恨,一不殺,二封侯,這個很不容易啊。這件事我只講一點我的看法,人皆凡人,所有的人都是凡人,皇帝也是凡人,皇帝是對國家負有重大責任的凡人,所以我們不能要求說劉邦沒有七情六欲,說劉邦可以不能夠記仇,劉邦不能有報復心,這不可能,劉邦是個凡人,他會記仇,他也有報復心,劉邦做皇帝還要報復他的大臣,下面我們還要講例子,做皇帝還要報復他手下的大臣。但是劉邦能做到一點,他能克制自己的這種不良情緒,仇恨,報復,他能克制自己不讓它泛濫,這就足夠了,這個是不計前嫌的一個例子。

再一個跟雍齒相關的,還涉及到一個叫王陵的人,這個王陵跟劉邦的關系有兩點不和,第一,參軍晚,劉邦一起兵當沛公,人家王陵拉起一個隊伍不參加你劉邦集團,你玩兒你的我玩兒我的,咱倆不一塊兒玩,後來才加入,加入的時間是楚漢戰爭開始,這叫參加革命的時間晚。第二,參加了劉邦集團以後,劉邦集團所有的人都知道劉邦最恨雍齒,這個王陵偏偏跟雍齒的關系最鐵,你看,這個王陵有這麽兩點,第一參加工作晚,第二跟劉邦的仇人關系最好,這一般人對於領導的仇人不敢深交,你要跟一個領導的仇人深交,害怕什麽呢?領導遷怒於你,但王陵不怕,照樣跟雍齒來往。那麽王陵為這兩件事付了代價,史書有這麽一段記載這樣說的:“以善雍齒,雍齒,高祖之仇,陵又本無從漢之意,以故後封陵,為安國候。”什麽意思呢?王陵第一跟雍齒的關系非常好,雍齒是劉邦的仇人。

第二呢“陵又本無從漢之意”,他本來又沒有參加劉邦集團的意思,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劉邦封王陵為安國候封得很晚,王陵付代價了,封侯封得很晚,人家一早都封了,他遲遲到最後才封,就這兩條這說明劉邦什麽?第一記仇,第二報復,又記仇又報復,所以他封得很晚。但是畢竟封了,能封了這就不錯了,你跟領導的仇人關系那麽鐵最後還封你了,這就算不錯了。別忘了最後還有一條,劉邦臨死之前呂後問他相國人選,劉邦說得很清楚,第一任蕭何,蕭何死了以後曹參,曹參死了以後王陵和陳平,你看,劉邦臨死之前把他不喜歡的王陵安排成第三任丞相,擔任右丞相,在左丞相陳平之上,這說明什麽?說明劉邦有容人的雅量,他恨過他,他也報復過他,但是最後在安排重要崗位的人選的時候還選王陵。那麽劉邦看重王陵什麽?看重王陵的耿直和王陵的不畏權勢,劉邦再有權,你劉邦的仇人我照樣來往。所以劉邦最後決定這樣的人做丞相還是好,最後選了他,這叫第一個不計,叫不計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