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風歌(三十五)封王之路(第3/4頁)

畫外音:

武臣本是陳涉手下的一名將軍,在沒有征求陳涉的意見的情況下他就自稱趙王,那麽陳涉會怎麽想?武臣稱王對張耳來說會給他帶來什麽呢?在武臣的手下張耳的命運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王立群:

結果武臣一稱王陳涉惱了,陳涉就想派兵去征伐武臣,被他手下人勸阻了,說你現在跟秦國打還打不贏,你現在我們派出去的武臣稱王,你應當怎麽辦呢?最聰明的辦法,就是派一個使者祝賀他當趙王,你千萬不要和他打,你要和他打起來,等於在秦國之外你又多樹了個敵人,你又多了一個秦,最好的辦法是祝賀他。所以陳涉就做了兩手:第一,派使者祝賀武臣稱王;第二,把武臣的家屬遷到他的王宮裏,說是保護起來,實際上是扣為人質了。張耳不是在人家那嗎?把張耳的兒子給了一個封號,實際上把張耳的兒子也押為人質,扣到陳涉的宮殿裏去了。所以武臣稱王以後就面臨著一個局面,這個時候陳涉還給武臣一個命令,說你稱王以後趕快領兵西進去滅秦。武臣聽不聽陳涉的話呢?他問張耳,張耳說千萬不要往西邊打,你要往西邊打一旦把秦滅了,你想想,人家封你做趙王不是出於他的本心啊,他是不得已才承認你做趙王,只要滅了秦馬上拐過來要收拾你。所以對於你來說,最好的辦法是什麽呢?你先別顧著往西邊打,你應當怎麽呢?向南把河內郡給占了,南邊把黃河這塊占了,向北把燕代之地給占了,等到你北有燕代,南踞黃河,占有整個趙、燕、代三國之地的時候,那就是陳涉滅了秦他也奈何不了你,那時候你已經成了整個這一大塊土地的最高首領了,那個時候誰也奈何不了你了。所以武臣一聽有道理,他就把他的軍隊分了三支,第一支叫韓廣,叫韓廣帶軍到北面去攻打燕地,這是第一支。第二支叫李良,李良帶了支軍隊,然後讓他去攻占常山。第三支叫張魘,叫張魘帶這支軍隊去攻打上黨,就分三路去進發。結果這三路去進發以後,打的情況各不一樣,韓廣到了燕地以後把燕地給打下來了,打下燕地以後燕地的人就擁護韓廣,韓廣就自封燕王。這下子讓武臣又嘗到了自己自封趙王的時候陳涉的那個滋味,他體會到了,派一個人出去攻占燕地,人家把燕地拿下來人家自稱燕王了。派李良,李良倒是把常山拿下來了,拿下來以後在井陘,我們講過韓信和趙國的井陘之戰,太行山的八個關口之一井陘關,在井陘那兒受挫,被擋到了井陘那兒打不過去了,回來搬救兵。張魘當然打得也很順。所以武臣在聽說韓廣自立為燕王以後,武臣非常惱火,就帶著張耳、陳馀一塊兒去打燕國了。

結果他在攻取燕國的過程中間,趙王武臣竟然做了燕國軍隊的俘虜,怎麽做俘虜的呢?這個武臣也是一個無能之輩,沒有多大的本領,他是陳涉的好朋友,所以陳涉派他來帶領軍隊攻略河北之地,其實他沒有多大本領。但這個人特別愛玩兒,他帶領軍隊去打燕國了,在打仗的間歇他還不忘了玩兒,怎麽辦呢?去打獵了,外出打獵被人家燕國的軍隊發現了,人家派軍隊到那兒把那個打獵的趙王武臣給抓住了,活捉了。活捉以後就給張耳來了封信,說你要是想叫你們的趙王回去可以,有一個條件,把你的趙國劃出來一半給我們燕國,否則不可以。張耳前後派了十幾個使者到燕國將領那兒交涉,這十幾個使者都被燕國的將領殺了,張耳束手無策,打吧怕燕國的將領急了,給趙王武臣殺了,去講和吧人家提的條件很苛刻,而且派一個使者殺一個使者,派一個使者殺一個使者,所以張耳就傻在那兒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軍的軍營中間,史書記載趙軍的軍營中間有一個小卒,就是小兵很厲害,而且這不是一個正規的士兵,史書記載叫廝養卒,什麽叫廝養卒呢?翻譯成我們現代漢語叫炊事員,就是做飯的,一個做飯的士兵,火頭軍給他的同伴吹大話了,他說你看派了十幾批使者全被殺了,沒叫我去,要叫我去我能把咱們的趙王給領回來。這個大話一吹,馬上就有人報告給張耳,張耳說行那你去吧!他去了,一見燕國的將領,他馬上就問燕國將領,說你們知道張耳、陳馀是什麽人嗎?那燕國將領說張耳、陳馀我們知道是個賢者,是兩個很有本領的人啊。他說第二問,你知道張耳、陳馀的志向是什麽嗎?燕國的將領說他們的志向,他們的願望不就是想把趙王給接回去嗎?這個火頭軍說你們錯了,你們可把張耳、陳馀看小了,他們是絕不想叫趙王回去,因為他們協助趙王拿下了整個趙國50多個城,他們也想南面稱王,只是力量達不到所以擁立武臣,實際上現在武臣被你們抓他們心裏可高興了,就希望你們早一點把武臣給做掉,把武臣一做掉他倆就可以稱王了。但是你想一想,一個武臣做王帶領軍隊打你們燕國,你們都受不了,假如你們把武臣殺了,張耳跟陳馀一個做了趙王,一個做了代王,兩個賢能的國王要聯手打你們燕國,一下子就把你們燕國給滅了。所以對你們來說最好的辦法,趕快把這個武臣放回去,千萬不能張耳跟陳馀成了氣候,他倆要成了氣候你們就完了。這個炊事員這麽說了一通之後,燕將一聽有道理,就把趙王武臣給放回來了。這裏就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討論的,就是這個炊事員跟燕國將領說這番話有道理嗎?張耳、陳馀是想叫武臣回來啊是不想叫武臣回來啊?換句話說是想叫武臣活還是想叫武臣死,這火頭軍就利用這個矛盾說服了燕國的將領放回武臣的。其實我來看,張耳、陳馀並不想讓武臣死,因為想讓武臣死,最好的辦法是急攻燕軍,打得急了人家肯定把武臣就殺了,你現在不打說明什麽?不打說明你投鼠忌器,你怕打了以後把武臣給殺了,所以他們不打。再加上派了十幾批使者,他不願意叫武臣死,張耳跟陳馀並沒有叫武臣死的想法。但是這個炊事員很會說話,這一頓大忽悠把燕國將領給蒙住了,燕國將領就稀裏糊塗把武臣給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