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風歌(三十五)封王之路(第2/4頁)

畫外音:

從張耳參加陳涉的起義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膽略的人,就這樣一個當年在外漂泊的人,此時已經完成了兩次成功的轉身,第一成為富人,第二成為反秦義軍。那麽在張耳身上還會發生什麽呢?他與劉邦又是什麽時候相遇的呢?

王立群:

在陳涉這個稱王以後,張耳跟陳馀主動給陳涉提了一個建議,他說我們現在在一塊兒呢只限於楚地,而河北就是趙國那一塊是一大片地方,你現在力量達不到,而那一片我們非常熟,我希望你給我們一支隊伍,我們到那兒替你把那塊地方打下來。這個建議的提出顯示了張耳的眼光和才華,他主動提出來要攻略河北之地。陳涉同意了,但是並沒有重用張耳,陳涉任命了他自己手下的一個老朋友,這個人叫武臣,讓武臣做將軍,另外派了一個人做都尉,而讓張耳跟陳馀作為校尉,就是低一級的軍官輔佐著武臣,帶著三千士兵到河北去了。結果到了河北以後,這個仗打得非常順,很快就實現了趙地山河一片紅,很快就把趙地整個兒拿下來了。張耳跟陳馀為什麽到趙地以後打得這麽順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把軍事戰爭和這個政治鬥爭,就是把軍事跟政治兩手結合起來了,特別是運用政治手段為軍事戰爭服務上做得非常到位。那麽對那些抗拒,不願意投降的人怎麽辦呢?這個時候張耳的又一個幸運,第三個幸運是他遇到了一個高人,張耳遇到誰了呢?遇到了蒯通,這個人我們前面講過,特別是講韓信的時候講過這個蒯通,蒯通是個很有謀略的人。張耳在趙地遇見了蒯通,蒯通這個辯士啊,對秦帝國的基層官員和要到趙地去攻略趙地的武臣,對這兩方面都做工作。舉一個例子,比如他對範陽縣令,對範陽縣的縣令怎麽講呢?說你做範陽縣令做了十幾年,你害死多少人?你處罰了多少人?可以說範縣的老百姓誰都想逮住你把你殺了,至於人家為什麽不殺你呢?害怕秦朝的法令啊。現在陳涉一起義整個天下大亂,秦朝的法令行不通了,這正是天下老百姓殺你的時候,你要想活命只有一個辦法,就向義軍投降,我能夠給你搭個橋,你投降保證義軍不殺你,這是對範縣的縣令講的。

然後呢,他又給武臣講了一番話,他給武臣的話講的就是講厲害,他說你現在來到趙地以後,你是打一仗拿一個城,再打一仗再拿個城,這個辦法太笨了,我告訴你一個好方法,這個方法叫什麽呢?“不攻而降城,不戰而掠地,傳檄而千裏定”,你不用攻這個城就可以拿過來,不用戰你就可以把這個地平定了,發一篇文書就可以讓千裏之地都歸順你。當然武臣聽了這個話聽不懂,聽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蒯通說的這個靈丹妙方是什麽方法。蒯通給他做了個解釋,他實際上是怎麽回事呢?他現在還有三十多個城不投降,在那兒堅持抵抗,你知道為什麽?原因就是你攻下來了十幾座城,每攻下一個城你逮住秦國的縣令都殺了,你攻一個城殺一個縣令,攻十幾個城殺十幾個縣令,剩下那三十多個害怕了,你肯定逮著他們一律都是殺。他們明著是抵抗你,實際上本心是自救,明知道抵抗也是死,被你抓住還是死,所以他拼死抵抗。所以現在最好的方法是什麽呢?給他們個活路,比如說範縣縣令,你先把範縣的縣令封個侯,保他的命,然後讓他帶著全城投降你,等他投降了以後,你讓範縣的縣令坐著一個豪華車跑到燕趙之地去兜兜風,兜一圈轉一下,讓其他的縣令一看這就是那個投降的範縣縣令啊,他不但沒死還坐著車來兜風,被你封了侯。如果是這樣的話,其他的縣令看到活路了都會仿效,這叫不戰而降,不攻而掠地,傳檄而千裏定。這武臣一聽很高興,覺得這個辦法好。所以張耳的人生的第三個幸運就是他遇到了蒯通,蒯通給他講了這個辦法,就是一種什麽辦法呢?用和平解決,用起義的辦法,你起義了我不殺你了,然後你就歸順我,這個地方我就占了。

所以武臣就采納了蒯通的建議,果然範縣的縣令投降以後封了侯,其他的三十多個城望風而降,這樣一來張耳、陳馀就跟著武臣在趙地,沒有多長時間就把趙地的五十多個城全部拿下來了,所以實際上趙地整個成為當時反秦的三大基地之一。這是張耳人生的一個很大的幸運,當然人生光靠幸運不行,還得有本事。當把趙地拿下來以後,張耳、陳馀兩個人一商量,就向陳涉派的將軍武臣提了個建議,說你把趙地五十多個城全拿下來了,現在你該怎麽辦呢?你應該自立為王,你現在不要再聽陳涉的了,你自己就自稱趙王,你要做了趙王這事就好辦多了。當然,這個建議可以說是對陳涉的一個背叛,但對當時整個反秦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是秦帝國又多了一個敵人,除了陳涉的陳王以外,這又多了個武臣的趙王,也是秦的對立面了。但對張耳來說,張耳之所以這樣做,兩點,第一,他對陳涉不滿,他提出來要攻打河北之地,陳涉采納了,但陳涉派的是他的親信武臣做將軍,張耳跟陳馀只是做了個校尉,所以他倆不滿意,所以建議武臣自立為王。第二是擔心被殺,因為陳涉派了很多人去攻地,這些人後來回來交命的時候,好多人被陳涉殺了,所以張耳基於這一個目的建議武臣自稱為王。當然武臣有顧慮,張耳就化解他的顧慮,武臣的顧慮在什麽地方呢?在於當時稱王的都是六國諸侯王的後代,武臣的先輩並不是六國的王室,他是一個普通人能不能稱王?這個張耳就告訴他,你看陳涉,陳涉不是自稱陳王了嗎?陳涉是怎麽稱王的?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戍卒,他起來一造反他成氣候了,他就稱王了,所以你現在成了氣候你也可以稱王。再加上你回報陳王未必會有好的一個結果,而且機不可失。所以武臣聽了遊說以後武臣就稱王了,武臣自稱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