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風歌(二)時代玉成(第3/4頁)

劉邦就這麽一下子就抓住機會當上沛公,從逃犯變成沛公這是劉邦人生的一大步啊,所以沛公是劉邦整個,你看《史記》記載劉邦他是從沛公開始記,後來到漢王,然後到高祖,就是漢高祖,當然《漢書》稱他為高帝,他人生是三部曲沛公是他的起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劉邦這個人其實是個什麽樣的人啊?他是一個時代把他推出來的人,他本來就是芒碭山的一個小混混,成不了大氣候的幾百號人,能把一個強大的秦帝國給埋葬了嗎?所以劉邦這個歷史說明,一個人在一生中間要想獲得成功他得有兩個平台:第一個是時代的平台。第二個是個人的平台。抓住了時代的平台,你可以借助於時代的潮流的力量,這個潮流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第二個要有一個個人的平台,比如說沛公就是一個個人的平台,如果你只有時代的平台沒有個人的平台,那麽這個時代的潮流就屬於別人的不屬於你的,劉邦剛好是把兩個平台結合起來了,既有時代的潮流又有個人的平台,二者的結合玉成了劉邦。

畫外音:

歷史終究是過去的事情,在劉邦當選沛公之際,就連他自己也不會預見到後來事情的發展,這件事徹底改變了劉邦的命運,從在逃犯到沛公,從此以後劉邦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這次他真正地被推倒了歷史的前台,而不管後來事情如何發展,此時成為沛公後的劉邦將如何領導這一場農民起義呢?

王立群:

那麽其實劉邦做了沛公以後非常麻煩,他當時面臨的兩個困境。第一他起兵比陳勝晚了兩個月,他起兵以後不久,就是四個月以後,陳勝就兵敗被殺,所以他起事的時候,已經是陳勝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大局勢對劉邦非常不利,陳勝派的入關的周文的起義軍,首先是一路凱歌然後是敗於章邯,再往後是節節敗退,最後是兵敗被殺大局勢對劉邦不利。

第二個非常麻煩的一點就是豐邑失守,豐邑是劉邦的家鄉,豐邑只是一個鄉,是沛縣的一個鄉,是劉邦的老家,現在這個豐邑就是今天的江蘇省的豐縣,現在是一個縣了。劉邦起兵以後把豐邑看作大本營,派了一個非常信任的人叫雍齒大家記住這個人,我們將來還會用到他,他叫雍齒守豐邑,結果雍齒叛變了,雍齒一叛變劉邦的大本營丟了,劉邦為了奪回這個大本營打了三次仗,一奪豐邑,失敗。二奪豐邑,失敗。三奪豐邑才成功。這個豐邑的失守給劉邦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豐邑的叛變啊,豐邑的叛變,特別是雍齒的叛變,豐邑失守,大本營失守了,劉邦非常被動,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面臨著人生的選擇。

當時各地起來反秦的人走了三條路,第一自立為王比如說陳勝一起義立自己為陳王,另外我們知道齊王、趙王、燕王、魏王都是自立為王,當然自立為王有一個好處,為王嘛,你說話算數,名氣也好聽,但是為王有一個不好,樹大招風,為王者大多數都被殺。陳勝為王,六個月被殺。趙王三個月被殺,這個魏王十個月,實際上做了六個月被殺。齊王六個月被殺。稱王的幾乎都被殺光,只有那個燕王還不錯稱了,37個月被殺。第一是自立為王。第二個辦法立人為王,我不當王,我再立個人為王,立誰呢?立六國,戰國時期被秦滅的六國的後裔王族的後裔為王,比如說項羽的叔叔項梁他就立了一個什麽呢?楚懷王的孫子姓熊,狗熊的熊,名字叫心,心臟的心,叫熊心,立了熊心做楚王。還給他起個名字叫懷王,這就立人為王。立人為王有一個好處,自己不樹大招風了,但是也有一個麻煩,等於自己給自己頭上擺了一個領導,這也是麻煩啊,你力量大的時候他不怎麽的,你力量小的時候他可以領導你,你立他為王啊。第三劉邦是既沒有自立為王,也沒有立人為王,劉邦走的是第三條路,叫什麽呢?叫“加盟連鎖”,劉邦是既不立自己為王,也不立他人為王,他一定要找一個勢力大的人,然後加盟這裏邊,他最重要的一個考慮他想借兵收復豐邑,他的大本營丟了。

他先後投奔了兩個人,第一個人他投奔的是陳勝的部下立的一個楚國王族的後代,叫景駒,他投奔景駒,但是景駒的勢力太小,分不出兵幫劉邦。景駒後來被殺了,那麽劉邦投奔的加盟的第二個人是誰呢?項梁。他投奔項梁,投奔項梁的原因《史記》的記載是兩句話“聞項梁兵眾,往請擊之”。往請擊之的“之”就是豐邑的那個叛將雍齒,你看他投奔項梁的目的是為什麽?他聽說項梁的兵多他去投靠項梁,讓項梁借給他兵好收復豐邑,結果項梁還真看上了劉邦,給了他10員戰將5000精兵,劉邦率著10員戰將5000精兵第三次攻打豐邑收復了雍齒逃跑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劉邦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了第三條路加盟一個勢力最強的集團,加入了項梁集團,我們這一集叫“時代玉成”就是說整個劉邦是被時代給推上去的,但這不否認劉邦自己還是做了點工作的,比如說他找人借兵,找誰借啊?就像找人借錢一樣,找誰借啊?你得找那個有錢的主,還得願意借的人,第一得有兵,第二他願意借,最後真叫他找到項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