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徐傑的故人(第2/2頁)

吳伯言率先上了船,左右看了看,不見徐傑的故人,回頭調笑道:“文遠,你這故人叫個什麽名字?”

“顏思雨。”徐傑答道,便也不去看吳伯言臉上的調笑意味。

“名字頗雅,想來技藝也是不差。”吳伯言說完,回頭對那小廝又道:“且先開船,銀錢少不了你的,找身後那個老頭要。”

吳伯言的意思便是這艘畫舫不需要再招客人了,算是包下來了。

此時畫舫的媽媽才剛剛收到消息,從船艙裏快步而出,還顯得有些緊張,稍微鎮定一下,急忙走到頭前一福,笑臉如花:“吳先生屈尊大駕光臨,是奴家求都求不來的福氣,哪裏還能收您的錢,先生快裏邊請,最好的龍井,最好的花雕,馬上就備好。”

吳伯言聞言,大手一揮:“既然是照顧故人生意,自然要給錢,老夫身後那老頭有的是錢,不在乎這點花銷。”

謝昉面色難看,口中回道:“我一年就那點俸祿,哪經得起你這麽花銷。”

吳伯言忽然來了個一本正經,說道:“謝老頭,老夫可是也當過官的……”

謝昉聞言並不答話,而是越過吳伯言,直接走到頭前去了,負手昂頭。似乎在於吳伯言說,我花錢,我走前面。

吳伯言倒是也無所謂,只是淺笑著回頭與徐傑示意一下,幾人便入了這畫舫的大廳。

這畫舫與徐傑上次在大江郡東湖上的畫舫顯然不是同一艘,明顯小了許多,格局布置也簡陋了許多。徐傑倒是也不在意,兩個老頭對坐首位,徐傑坐了吳伯言下首。

四面窗戶皆開,春風拂來,還有一種春天的氣息。

畫舫媽媽親自伺候著,前後忙忙碌碌,顏思雨還在對鏡理紅妝,也要經過一番繁瑣的打扮,換一身最好的衣服。

謝昉卻是先撫起了琴,只是正式撫琴之前,謝昉還把畫舫備的琴端詳了一番,也試了試音,還有評語:“此琴不差,音質正準,只是少了年頭,腹下無紋,致使音質缺了一些通透之感。”

徐傑對於琴道,並無多少了解,只在書籍之中看過一些記載,便也知道越好的琴,越是需要年頭,年頭久了,琴腹會有裂紋,紋路越多的,音質往往越通透,共鳴越好。

謝昉自顧自的說,場中竟然無人答話,當真是高山流水無知音。徐傑見得無人答謝昉之語,停了片刻,不想謝昉真的尷尬,答了一句:“謝郡守,不知這天下何人制的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