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2/2頁)

陸謙進賬之後,見到楊霖臉色不善,邊說道:“少宰,您的那個同窗的夫人,我們已經開始安排人手了。”

楊霖點了點頭,說道:“那個不急,我今天只帶了幾個護衛,在河堤兩側巡查。有許多人仗著潑皮的兇性,混跡在難民中,作威作福……”

陸謙抱拳道:“少宰放心,我們走私鹽的時候,什麽下三濫沒見過。這些還是輕的,還有那些牙子趁著大水過後,很多孤兒失去雙親,到這裏來蒙騙小童、幼女,還有買賣美貌婦人的,屬下們都在暗暗排查。”

想到自己的幾個義子,楊霖心情有些沉重,這個時代遇到這種災難,勢必會催生出一大批的無家可歸的孤兒。

這些人的下場之慘,常人難以想象,值得一提的是,有宋一朝唯有蔡京大力推行的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制度,無疑是北宋救濟制度的高峰,在歷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

居養院專門收養“鰥寡孤獨者”,六十歲以上無人贍養的老人,還包括孤兒、流浪兒童、殘疾人以及基本生活無著的難民饑民。

安濟坊是專門負責收治無錢治病的病人,即所謂“以處民之有疾病而無告者”。病人進安濟坊後,予以免費治療。

還有漏澤園專門負責埋葬居養院與安濟坊中故去的人,以及社會上“孤老餒疾致死”後“暴露溝塹者”。為此,漏澤園還有專門由官家花錢購買的墓地。

這個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一個“奸”字就概括了他的一生,他也當得起這個字,可是孤兒鰥寡的救治制度,卻也是他一手制定的。

“抓住了,集中起來,在河堤上一塊斬首,祭河也祭天。”

這時候,一個小兵進來,叉手道:“少宰,外面有人求見。”

楊霖心情不好,漫不經心地問道:“什麽鳥人?”

“是一個美貌的婦人。”

“快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