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

“治河,首先要治沙,否則再怎麽加固也有上漲到堤壩以上的時候。泥沙堆積,就是河患根源。”

鹹平縣衙內,擠得滿滿當當,很多平日裏威風八面的縣尊都蹲在一旁,楊霖居中而坐。

小小的縣衙門擠進幾百人,讓堂內有些悶熱,現在雖有人都瞪著眼看一個中年縣令侃侃而談。

楊霖問道:“你說的還算有點見地,你叫什麽名字,哪個縣的?還有就是治沙,該怎麽治。”

小官一看少宰捧場,勁頭更足了,擼起袖子道:“回少宰,下官是延津縣令宗澤,下官認為,治沙就得建堤束水,以水治沙。”

此言一出,舉座嘩然,很多人已經開始嘲笑出聲。

楊霖聽著名字微微有些耳熟,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擺了擺手,罵罵咧咧地說道:“你這縣令莫不是得了失心瘋,不加闊河道也就算了,還要束水?”

束水就是把河道修窄,現在大水到處奔流,再束水的話肯定更難治理。

宗澤元祐六年中的進士,到現在已經十六年了,也就是楊霖出生的時候他就是進士了。混到現在還是縣令,可見此人不怎麽擅長鉆營,也沒有後台,聽到當朝少宰的否定也沒有惶恐,而是大聲辯解道:“少宰試想一下,河道寬則流速小,泥沙堆積沉澱,只會越來越多。河道窄則流速快,沖擊之下泥沙減少擡高速度,就不用再加高河堤,我們將有充足的時間治理。”

楊霖一聽,陷入了思考,這事還真是說不清有沒有道理。

若是修窄河提,真的有沖走泥沙的效果,當然是可行的。

但若是想當然的思路,一旦修窄了水患加深,那可就成了千古笑柄了。

擡頭一看,宗澤的臉上果敢堅毅,再看看旁邊腦滿腸肥的一群縣令,楊霖一拍桌子,起身道:“他娘的,不管了,賭一賭。反正再壞能壞到哪去,萬一成功了就是個長久之計。”

當下便在開封府十六個縣的縣尉、縣令、主簿……們的圍繞下,制定了詳盡的治河計劃。

首先是在上遊植樹種草,命令直接下到永興軍路,並派緝事廠的人前去監督。

其次在沿河一帶重修河堤,把河道變窄,加速水流沖擊泥沙。然後在河道外修防洪外河道,修築分洪區。

然後讓河北諸路主意引流,減少泥沙淤積,組織民夫浚淤和築堤。

“至於民夫,就從難民裏招募,每日按工付錢,一日一結。”

這次水災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房屋被沖毀的極多,楊霖趁機下令,建屋多用磚石,少用木材。

一來可以少砍伐一些樹木,而來也是為了防火防水。

命令一下,有些縣令已經開始不以為然,都認為少宰是著了道了,竟然信了宗澤的話。

殊不知,在後世的治河中,無不采用束河沖沙的辦法。

在楊霖看來,只要加固上遊水土,使泥沙減少。再沖刷打撈淤泥,黃河之患將會大減。

散會之後,楊霖拍著縣令宗澤的肩膀,笑道:“好好幹,若是將來有了成效,本官保你升官。”

宗澤笑了笑,抱拳出了衙門,楊霖撇著嘴道:“七品小官,還挺有骨氣。”

突然,楊霖一下想了起來,宗澤?尼瑪不就是三呼過河那個名將麽。

沒想到一代名將,宦海沉浮十幾年,現在竟然還是一個縣令……

……

上頭下令的人來頭大,下面的效率就高,這是亙古不變的規矩。

楊霖現在炙手可熱,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他一發令下面的官吏全都馬上投入工作中。

誰都想在這個年輕的少宰面前露個臉,指不定就被看上了提拔一下,可比悶在自己的小縣城埋頭苦幹強太多了。

楊霖為了督促他們,直接在鹹平縣河畔的高地上築起大帳,帶著萬歲營的人馬在此入駐。

僅僅用了三天,各地就都開始施工了,楊霖起了個大早,稍作洗漱就帶著萬歲營的人馬到處巡視。

從公來說修河是千秋大計,事關沿河幾百萬漢家百姓的生活,從私來說,河患不除,自己的車馬行和漕運對不知道每天損失多少錢。

泥巴地裏,無數的精壯漢子揮汗如雨,萬歲營包攬了開封府所有的糧食生意,前些天搶的都堆積在萬歲營的大本營,說給誰糧食就給誰,這些漢子沒法不賣力氣。

普通的難民,也感念朝廷給了這麽一次活命的機會,修好了河對他們來說才是大事,因為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每次水患都是沒頂之災。

不過還是有些潑皮,狗改不了吃屎,就想著什麽都不幹還來蹭糧食拿。

楊霖第一天走過,默默看在眼裏,並沒有說什麽。

回到大帳之後,楊霖面色陰沉,召萬歲營的陸謙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