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第8/60頁)

論起喊話的能力,李密自然是完爆宇文化及,他首先開罵:“卿本匈奴皁隸破野頭耳,父兄子弟,並受隋恩,富貴累世,舉朝莫二。主上失德,不能死諫,反行弑逆,欲規篡奪。不追諸葛瞻之忠誠,乃為霍禹之惡逆,天地所不容,將欲何之!若速來歸我,尚可得全後嗣。”

宇文化及聽李密揭他的短,沉默了許久(估計是半天不知道怎麽反駁),低著頭看著地上,良久之後,終於回話了:“與爾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好吧,我還是高估了宇文化及,事實是,他根本就沒聽出李密是在揭他的短,他不回答,不是因為不知道怎麽回應,而是壓根沒聽懂李密在說什麽——這個混蛋,咬文嚼字的,真你娘不痛快,要幹就幹唄,掉什麽書袋啊。

李密看宇文化及憋了半天,還以為能說出什麽有分量的呢,結果搞了半天,敢情是沒聽懂,李密是被雷著了,對著手下表示:“化及庸愚如此,忽欲圖為帝王,吾當折杖驅之耳!”

當然,實話說,李密還是沒弄懂宇文化及,尤其是,“忽欲圖為帝王”的“忽”字,就表達了李密的不解。其實,事情沒那麽復雜嘛,李密想太多了,宇文化及僅僅只是想回關中,你跟他較勁,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李密不讓路,宇文化及還是只能攻,不久後,就準備了攻城器具,逼向倉城,而徐世績則針鋒相對,在城外挖了很深的壕溝,以此自固;於是,宇文化及殺到城外一看——壕溝那麽深,怎麽過?

就在宇文化及在轉動他不怎麽靈光的腦子,想著怎麽從壕溝那兒過去時,突然,壕溝中沖出了大量的軍隊,宇文化及毫無準備,還以為徐世績有什麽妖術,能“地遁”呢,登時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好容易準備好的攻城器具,也都被燒了。

咋回事呢?原來,徐世績的壕溝乃是一溝兩用,地下還挖了地道,壕溝中突然出現的軍隊,不是會“地遁”,而是壓根就是從地道裏出來的。

倉城的相持戰,李密雖然挫敗了宇文化及,但是,他非常擔心自己在跟宇文化及交戰的途中,會被東都部隊在背後偷襲,以此想的腦仁都疼。

就在此時,李密聽說蓋琮帶著楊侗的詔書前來,不免大喜過望——即便是“鷸蚌相爭”,也比“兩面受敵”要好啊,不是麽?於是,李密立即上疏給楊侗,要求投降,而且,他還立即送上了一份見面禮——宇文化及的部將於洪建。

楊侗自是樂得如此,對李密封官加賞之後,表示——搞定宇文化及先!

搞定宇文化及,這是一定的,楊侗不這麽說,李密也一樣要搞定;但是楊侗這麽說了之後,李密就能心無旁騖,將所有的精銳兵力,投入到東線戰場上來。

然後就是一場大戰?然後是,李密派人去跟宇文化及和解……

看不懂麽?至少宇文化及就沒看懂。從一開始的堅壁固守,到如今的低姿態求和,宇文化及不怎麽靈光的腦子,只能想出一種可能性——李密這小子,頂不住了,怕了他了。呵呵,認輸就對了,省的哥哥動手。

當時,因為宇文化及乃是懸軍遠來,無後方作戰,以此,在黎陽跟李密相持了多日後,不免就遭遇到了後勤危機——快沒吃的了。正在宇文化及想著怎麽解決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時,李密派人來求和了,於是,宇文化及樂了——既是如此,要吃要喝,李密自會供應,還擔心啥?弟兄們,敞開肚皮,該吃吃,該喝喝,吃好喝好,吃飽喝足,造啊!

看懂了麽?智商正常的都應該看懂了。顯然,李密的求和,乃是一個陷阱,他只是在麻痹宇文化及,只是在拖延時間,他在等待的,是宇文化及糧草用盡的那一天——這種戰略,早在李密堅壁固守的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實施了。只是,李密怎麽也沒有想到,他這麽初級的騙術,居然真能把宇文化及給騙個幹凈……

所以,李密搞定宇文化及,只剩下了時間問題?按照計劃,是這樣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惡心的事情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宇文化及是個傻子,但是,有句話叫做“傻人有傻福”——當日趙行樞和司馬德勘密謀政變時,他的“傻福”就讓他躲過一劫;而今李密給他下了個套,眼看著他不日將亡時,“傻福”再度眷顧了他。李密的軍隊中,有人犯罪逃亡,此人投奔了宇文化及,然後,把李密的部署合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