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權傾 第一百二十七章 皇城(第2/2頁)

城裏頭到處都是火頭,亂兵四出,跟當初永興帝棄城西逃的情形相仿無差。

浙閩軍不控制外城的混亂,甚至不再約束軍紀,縱容將卒四出劫掠,就意味著外城的浙閩軍已經開始崩潰,便是圍在皇城外的浙閩軍也不斷有人往西,往南逃散,再沒有圍困皇城的心思,兵甲、戰械丟得到處都是,也看不到浙閩有哪員大將過來督管、壓制……

這情形,甚至都不需要外面的淮東兵馬打進來,就憑著皇城內的守軍,就能將軍紀松散,開始有崩潰跡象的外城浙閩軍打得大敗。

將皇城正門後的填堵物搬開,趙虎騎跨大馬,揮舞騎槍率部殺出,皇城正門外街壘裏的最後數百敵軍也幾乎在眨眼間的工夫裏就四處逃散。張玉伯激動得手都開始打顫,浙閩軍叛軍是崩潰了,收復江寧城就在眼前……

這時候東華門方向也出現喊殺聲,不久即看到有雲梯搭上那邊的城墻,有兵卒從垛墻口爬上來,應該是淮東軍在城外的兵馬注意到外城的亂象,果斷開始攻城了。

張玉伯他們在皇城譙樓上睜眼看著東華門城樓上的敵軍幾乎是沒有什麽抵抗的就敗下陣來,奪路逃亡。

看著淮東猩紅的戰旗插上東華門城樓,張玉伯感慨萬千,城頭變換大王旗,誰能想到江寧城這麽短的時間裏就兩易其主?

城裏到處都是亂兵,火頭也起了十幾處,但不要看江寧城這麽亂,都是倉促間起亂,只要淮東兵馬能及時進城,派兵去鎮壓,去控制騷亂,去撲滅火頭,還不會傷了根本……

陳恩澤接著也率甲卒從皇城而出,去驅逐、鎮壓亂兵。但是城裏到處都是火情,到處都是混亂的民眾以及混雜在其中的亂兵,比起鎮壓亂兵,更重要的是阻止火勢到處蔓延。張玉伯等人這時候還幫不上忙,只能激動而焦急地站在譙樓上看著這一切。

“陳相爺,陳相爺!”

聽著元錦秋惶然叫嚷,張玉伯回頭看去,卻是陳西言的身子僵硬的在元錦秋的懷裏要往後栽倒——看陳西言滿臉是淚,但臉上的表情以及眼睛都滯住在那裏,張玉伯心頭一驚,他與藩季良手腳快些,幫元錦秋攙住陳西言的身子,入手陳西言的身子已經僵硬。

就在大家激動而焦急的定睛看著皇城外,譙樓下時,陳西言站在眾人之間,看著淮東將卒收復江寧的盛景悄然離世,離世時雙眼不閉,淚掛滿面,誰也不知道他在離世的一刻心裏在想什麽……

永興帝執意棄江寧西逃,陳西言做最後的抗爭,最後雖得留守之任,卻是給永興帝拋棄在江寧城裏。那一刻,陳西言就差不多將他最後的精氣神耗盡,能支撐他回光返照,支撐他最後數日吊住性命的一點意志,也許是要看到淮東援軍進城來解去江寧的危難……

藩季良及陳西言次子陳臾已經忍不住悲聲。

這時候曾銘新身邊的老家人曾壽連爬帶滾的上樓來,悲聲道:“老國公爺過去了!老國公爺過去了!”

張玉伯愣怔在那裏,忍不住淚灑長襟。高宗庭也一時呆立在那裏,半晌不語。

藩季良泣道:“帝棄城而去,沐國公當街邀陳相約為伴,沒想到一語成讖啊!”

這時東華門已經打開,有一隊淮東兵卒從東華門方向進來,沿路幾乎沒有什麽攔截。

東華門內本為浙閩軍駐軍的主營,但東城主要是官員住宅及各種衙署,又挨著皇城,這時候東城搶沒有什麽可搶的。淮東軍從東華門攻進來,皇城守軍又主動出擊,東華門附近的守軍將卒撒開腳丫子跑得最快。這時候能跑的都跑得精光,剩下些傷殘無力奔逃,索性認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