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後記

《中原亂》這部小說的創作意圖,是我在創作上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東風破》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東風破》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寫那部小說時,免不了對那個時代背景去進行一番刻意的溫習。正是由此,我感到了那個時代背景本身,其實是更值得一寫。

曾幾何時,北宋王朝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國、富國、強國,其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水平,曾全面地領先於世。中國朝廷高度中央集權制的確立,就是始於北宋。著名的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及指南針四大發明的開發和應用,主要是發生在這個時期。造船、冶煉、紡織、制瓷等手工業的科技程度與生產規模,在此時期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當時中國的糧食畝產量及銅、鐵、鉛、錫等礦產的年產量均居世界之首,國內外貿易盛況空前,人口與耕地面積持續增長。據統計,至北宋中期的哲宗元祐年間,全國的主、客戶數即達一千八百多萬戶,作為其首都的汴京,人口已近百萬。而在同一時期的倫敦,人口尚不足兩萬,充其量相當於北宋治下的一個四等縣城。北宋時期在文學、藝術、哲學、史學等思想文化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舉世矚目、燦爛輝煌。所以有西方學者認為,當時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汴京,同時也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已經在各方面都達到了空前鼎盛的偉岸王朝,在隨後的數十年中卻出人意料地急劇衰敗了下去,乃至孱弱腐朽得竟然經不住北方一個國力資源遠遜於它的半農半牧國家的蠻橫一擊,使得那個本應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引以自豪的朝代,終於演變成了一篇令人扼腕的痛史。

這是為什麽?

靖康之變僅僅是北宋由盛而衰這場悲劇的最後一幕,悲劇的成因在此之前已經大量潛伏。但一件事情的結局,卻恰恰就是促使人們對它去進行反思的起點。在北宋覆亡的悲劇中,所包含的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非止一端,北宋現象留給我們的興亡之鑒可謂意味深長。我們當前致力於構建和諧社會,任重道遠,從來千秋偉業,總須居安思危,一個國家欲得長治久安,不能沒有憂患意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由此視之,重述那段教訓復雜而深刻的歷史,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

有句話叫作“位卑未敢忘憂國”,又有言雲“百無一用是書生”。然書生縱使百無一用,畢竟尚可紙上談兵。於是,便有了這部《中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