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起始篇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6)

縱觀天下大勢,成敗都在一張嘴上。諸葛亮長了一張巧嘴,他巧舌如簧促成了三國時三足鼎立大局,平原君長了一張烏鴉嘴,在沒有和大臣商量的情況下那句“人為財死”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最後趙國為這次貪財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趙國不費吹灰之力並購了上黨,為了兌現當初向韓國許諾的保衛上黨的承諾,趙國廉頗率領大軍去駐守。從心理角度上分析,廉頗應該是固執型的人才,他對上黨的定位就是趙國的一個國外軍事基地,而非趙國的領土,因此廉頗選擇了在後方長平安營紮寨,以便戰爭開始時最大限度地保存趙國的力量。

秦昭襄王在國際事務中強勢了一輩子,上黨之戰更是浪費幾年時間和大把的鈔票,眼看見到了收獲,煮熟的鴨子卻飛到了趙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決定讓趙國看看秦王爺到底長了幾只眼。於是公元前260年,秦國調動了幾十萬大軍,在王龁的率領下向上黨進軍。

廉頗的戰略思想被秦軍看破後,王龁作為一名秦國的中青年骨幹將領,沒有辜負秦昭襄王的期望,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攻占了上黨大大小小的十幾個城池。趙國對上黨的承諾幾乎成了一紙空文,秦國控制了長平之外的上黨地區。

趙軍對上黨的不作為,直接導致秦國軍隊很快打敗韓國在上黨的殘兵敗將,順利到達廉頗駐紮地長平附近,本來趙國評估認為秦國不會為上黨和他們傷和氣,然而為了鞏固秦國的既得利益,秦昭襄王不顧趙國感受,立即給王龁下令,擊潰長平駐守的趙軍,完成占領上黨的徹底征服。震驚世界的長平之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秦國將領王龁來說,這次被領導選擇攻擊趙軍是幸運的,如果能打贏廉頗,實現後浪推跑前浪,以後的生活就根本不用發愁了。因此王龁收到了秦昭襄王的最高指示後,迫不及待地率兵趕往長平。戰場成就英雄,很可惜,長平之戰卻沒有成就王龁,他這輩子注定只能做白起的影子。

廉頗此時沒有時間檢討和自責對上黨人民帶來的傷害,他在積極尋找破敵良策。作為名將,他除了作戰勇猛無畏外,沉穩老練是他常勝的法寶。他看到秦軍勢不可當,就在長平修築營壘,堅守不出,不跟秦軍打遭遇戰。這一戰略思想非常成功,秦國軍隊巨大的消耗讓秦昭襄王的戰鬥信心有些動搖。

但是秦國智囊範雎就很有文化,他滿腦子都是壞主意,長平之戰初期由於廉頗的沉穩老練,秦昭襄王意志動搖,範雎便設計了一出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暗地宣傳:廉頗老了,不足畏懼,秦軍現在最懼怕的是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如果趙括統帥趙軍,秦軍根本睡不著覺。

秦國情報宣傳戰做得還真是不錯,趙王還真信了,便召回廉頗,讓趙括當將軍。藺相如聽到消息後極力反對,但趙王認為藺相如是和廉頗私交深厚,所以才維護廉頗,便沒理會藺相如。趙括的母親也找到趙王反對讓趙括當將軍,趙王則認為趙母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風吹日曬,簡單應付幾句了事。

其實這兩個人強烈反對趙括替代廉頗的真正原因是:首先藺相如反對,除了跟廉頗關系太好之外,主要原因是他深知廉頗的能力;趙括的老媽反對,是因為再也沒有人比她更了解趙括的能力,所以都反對趙成王換帥。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趙成王顯然不怕吃不飽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

能力再強也架不住小人作祟,趙國老將廉頗雖然是國際公認的將星,但由於秦國編造的怕趙括而輕廉頗的謠言很快就傳到了趙成王那兒,本身廉頗的戰略思想就不和趙成王胃口,再加上趙括這孩子談起兵法口若懸河,趙成王一紙調令,趙括走馬上任。

趙括憑借自己對兵法書籍孜孜不倦的苦讀,和別人辯論起兵法無人能比,從而在理論界聲望很高。趙成王作為敢於改革創新型的領導,大膽起用新人,他相信自己是伯樂,而趙括一定是一匹千裏馬,肯定能給自己帶來驚喜。事實上,趙括也沒有讓他失望,最終送給趙成王一個大大的驚——四十萬趙兵被活埋。

據說臨陣更換總司令是長平之戰那年的流行風,趙軍換成了趙括,秦國也令白起接替王龁成為了秦軍的總司令。不過白起可沒有趙括上任時風光,因為白起早就名揚江湖,為了不引起趙括的警惕,秦昭襄王還特別下令,誰敢把白起做司令的消息透露出去,依法論處,感情白起是作為秘密武器被派遣上場。

要說白起的能力那可不是蓋的,他擔任秦軍總司令後先對趙括做過一個系統的摸底排查,了解到趙括這小夥有股子沖勁,為人魯莽輕敵,高傲自恃。沒辦法,這是年輕人的通病,碰上一個這樣的對手,白起感到非常幸運。可憐的趙括最終成就了白起,長平之戰,讓白起達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