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4/10頁)

梁必達說:“那我就更不明白了,我到底是什麽地方得罪了你,讓你這麽深仇大恨?”

說活間一瓶茅台已經下去了大半,兩個人都進入了微醺狀態。陳墨涵又大大地喝了一口,直著眼睛盯著梁必達看了一陣,突然湧上了激憤,把酒缸子往小方桌上重重一擲,說:“那好,梁大牙你給我聽著,你——你還記得那條狗嗎?”

梁必達吃了一驚,瞪大眼睛稀裏糊塗地問:“狗?什麽狗?”

兩行熱淚從陳墨的臉上滾滾而下,他再也控制不住了,一半酒醉一半清醒,拍案而起,聲淚俱下:“狗日的梁大牙,你太狠毒了,你知道那是一條什麽樣的狗嗎?我的雪無痕,那是功臣啊,你……你狗日的居然用一只……野狗……殺了它,你是個十惡不赦的劊子手,殺了我的雪無痕,這是你一輩子犯下的最大的罪惡……啊……”

陳墨涵完全醉了。

梁必達呆若木雞。

自從那次“借狗罵人”之後,梁必達和陳墨涵之間的關系居然十分真實地好了起來。再不好起來,就不像話了,兩個光杆司令,棲身在這大山腹地的偏鄉僻壤裏,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陰陽怪氣地不理我,我哼哼哈哈地不睬你,也不是個事。眼看都是過了五十奔六十的人了,畢竟沒有深仇大恨,說清楚了,該罵的罵了,該道歉的道歉了,彼此心裏的那點疙瘩,也就釋然了。

晚上躺在床板上,兩個人就有一搭無一搭地聊天。聊共同的故鄉藍橋埠,聊當初各自所走過的路,聊楊庭輝和劉漢英,聊東方聞音和石雲彪、莫幹山,聊到悲壯處,兩個人都是無限感慨,聊到傷感處,兩個人都不作聲,淚水卻在不同的臉上同時爬行。因為不在領導崗位上了,用不著謹小慎微彼此戒備了,說話就比較隨便,真話就多了。

有一次,陳墨涵問梁必達最欽佩的人是誰,梁必達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張普景。”

陳墨涵說:“我聽說在你剛到梅嶺的第二年,要派你到陳埠縣當大隊長的時候,你提了幾條要求,張普景主張把你斃了。有沒有這個事?”

梁必達老老實實地回答,“這件事情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有這個事。這不奇怪。當時我對革命的認識還稀裏糊塗,全局意識很差。我那幾條要求,現在看來,很不恰當,簡直有要挾上級的意思。我為什麽叫他張克思呢?這個人原則性強,他那時候也不了解我,把我看得像個土匪,主張斃我,這種事情他能做得出來。我不嫉恨他,不僅佩服他,還感謝他。後來在分區,在旅裏,在師裏,我們一直搭档。這個人有一點搞得我很難受,就是愛鬥爭。朝鮮戰場上開展‘三反五反’,打‘大老虎’、‘小老虎’,我多喝了幾瓶好酒,多吃了幾頓狗肉,他就發動機關幹部戰士清算我,給我定了個‘小老虎’。我在丹東跟蘇聯女人跳了幾次舞,被他知道了,不光是當面警告我不要腐化,還鄭重其事地跟安雪梅談,要她監督我不要犯錯誤。話說得難聽啊,說梁必達同志過去就有前科,是東方聞音把他的心收住了。這個同志要是不管住,恐怕還會在這個問題上栽跟頭,要對同志負責。搞大比武的時候,有一次我下部隊,發現一個排長是個神炮手,一高興,讓團裏獎勵他一條煙,這件事情被張普景知道了,在黨委會上提出批評,說是搞物質刺激,亂定獎勵標準,給團裏出難題。他收拾我的事多啦。”

陳墨涵說:“如此說來,張普景同志真是為革命立了大功,單是制約你這一條,就立下了汗馬功勞。恐怕也只有張普景才敢這樣肆無忌憚地跟你鬥爭。他不怕你。”

梁必達說:“其實張普景這個人,是很好對付的。他跟我鬥了幾十年,沒有把我鬥倒,我卻掌握了跟他鬥爭的藝術。很簡單,這個人雖然也搞安眼線聽小報告的特務工作,但有一條,他死抓證據,哪怕他已經感覺到那件事就是你做的,只要抓不住證據,他就不開火。他是個真革命。”

陳墨涵笑道:“你說的這個簡單還真不簡單。誰能保證自己犯錯誤落不下證據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要你有問題,總是要留痕跡的。”

梁必達說:“對啊,所以說跟張普景在一起你就會緊張。他神經過敏,動不動就念你的緊箍咒,你就得嚴格要求嚴格律己,你就不敢胡說八道胡作非為,這也是當初楊庭輝和王蘭田他們硬要把張普景和我綁在一起的原因。我就是被這個老頑固磨出來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一套在我梁必達身上行,在別人的身上不行,在戰爭年代行,在和平建設時期吃不開。他死板教條認死理,把重要位置交給他,他會搞得一塌糊塗。他誰都反,眼裏容不得一粒沙子。副軍長他懷疑拉幫結派,後勤部長他懷疑經濟有問題,政治部主任他認為原則性不強,幾個師長政委都怕他。那怎麽行啊?人無完人金無赤足,誰敢拍著胸脯說他就沒有一點私心?誰敢憑良心講他一輩子都不做幾件錯事壞事?跟這個人在一起,你成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只要發現問題,他就公開批評,醜事臟事全兜出來,一點不給面子,那誰還敢跟他靠近啊。你這個白匪假清高,好多事你不參與,所以你不知道,機關好多人暗地裏喊他張老虎。所以說,我們兩個搭档,雖然他是政委,但大政方針還是由我來把,戰爭年代是這樣,和平時期還是這樣,上級也是這個看法,默許。套用一句領袖的話說,這個人不可不用,不可重用。為什麽說不可不用呢?因為有他在,部隊有正氣,歪風邪氣擡不起頭,我們大家都少犯錯誤。但又不能重用,他一切都要求規範,執行政策命令一點靈活性都沒有,能把工作做好嗎?都像這樣工作,還要我們這些領導幹部幹什麽?上級一個文件下來,一個命令下來,一絲不苟照著辦就是了,不照辦的撤職殺頭不就得了?可是革命不是這麽簡單的事,具體的細節,具體的問題,盤根錯節糾纏不清,需要具體的人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方法疏導解決。如果都按張普景的來,不知道要撤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