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分化蒙古

在蘇州短暫停留之後,王彥又在松江上海等地轉了一圈,才回到南京城。

這時已是四月時節,北京方面關於北征蒙古的詳細軍報早已送到兵部。

這次明軍出動大概七萬多人,掃蕩長城一線,以及科爾沁草原的東蒙古部落,殺人無數,奪取牛羊馬匹近百萬,而且還鏟除了滿清的余孽,可以說收獲頗豐。

不過北擊蒙古之後,隨之也帶來了許多問題,需要明朝去解決。

在回到南京之後,王彥隨即在內革政事堂專門考慮這一系列的問題。

清早,王彥吃過早飯之後,便騎馬來到內閣,眾多閣臣先在部中坐了會兒,才陸陸續續來到議政堂。

王彥見眾人都到齊之後,才停止與陳子龍的交談,輕輕咳嗽一聲,然後開口說道:“這次巡視蘇松,想必各位也所獲頗豐,我們先來一個總結,然後再談蒙古的事情!”說著,他看著眾人道,“幾位誰先說一說。”

在王彥看來蒙古已然不是大明的敵手,他知道明朝能夠解決,所以並不著急,現在的關鍵是內修政理了。

如果從努爾哈赤叛亂,以及陜西土賊風起算起,明朝已經打了快三十多年,是該注意一下民生了。

“臣先說吧!”陳子龍站起來,先說道:“貿易的關鍵,在於互通有無。我朝歷年來向海外輸送之物頗多,但輸入之物,除了大量的白銀外,其他卻可以說很少。如今百姓手中也有不少銀錢,但能夠買的東西,還是那幾樣,臣以為朝廷應該從海外多運些物品回來,以豐富國內的物產,像香料、蔗糖、水果、日本的折扇、朝鮮的高麗參都需要大量的進口,讓普通的百姓也能買到才行。”

明朝這些年來,拿大量的布匹、茶葉、瓷器,換成了白花花的白銀,但如果不從外界獲得物產的話,那國內的物資就會緊缺,而白銀增多又會導致物價飛漲。

這一減少,一增多,必然會出現大的問題,明朝歷史上禁海,並不是一拍老門就下決定的,他就是面臨了這樣一個問題。

特別是西班牙在美洲發現了銀礦,整船整船的銀子拉來遠東,購買明朝的東西,就跟印了錢來掃貨一樣。

在明朝以及歷代中國王朝的貿易體系之中,根本就沒有歐洲人的事兒,但是在十六世紀歐洲人忽然加入其中,而在美洲的銀礦,等於突然就增發了無數貨幣,自然會導致原來的貿易體系出問題。

明朝缺少銀和銅,雖然從來都是只進不出,但是卻也一下吃不了那麽多白銀,禁海在當時也算是個無奈之舉。

正常的貿易方式,應該一匹布,換一只羊或者一石米,而不是我出布,你每次都印錢來買。

陳子龍的話的意思,就是要多夠些物資回來,這點王彥是贊同的。

蘇觀生點了點頭,也開口道:“這點陳閣部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其實周邊的各國正在這麽做。去歲一年,朝鮮輸入我朝的山參,就價值五十萬兩,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另外,日本輸入的物品,價值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兩,比去年增加了兩成,南洋諸國,輸入我朝的糧食、水果也增長了三成,幾乎都是有什麽便賣什麽,以此來換回白銀。”

因為明朝通過貿易,從這些國家賺取了大量的白銀,造成這些國家銀錢緊缺,越來越窮,那他們再要明朝的東西該怎麽辦,這就逼著他們將本國的東西運到明朝來,賺取白銀之後,再購買明朝的貨物。

像朝鮮就只能拼命的挖山參,日本則輸出刀劍、折扇還有漆器,南洋和天竺原來輸送象牙和犀角這類奢侈品,但這些東西就那麽多,殺完就沒了,不像明朝弄塊泥巴捏幾下,燒了就能賣出去,他們就只能種植稻米、甘蔗、香料來換錢,力求縮小貿易逆差。

後世英國與清之間的貿易,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大英帝國為了減少逆差,將流入中國的白銀賺回去,便開始了罪惡的鴉片貿易。

陳子龍點了點,“蘇閣老說的情況,我也注意到了,不過這些國家目前輸送的物資還是太少。我朝去歲出口之物,價值在三千萬兩左右,但輸入之物的價值還不到五百萬兩,差距實在太大了。”

開海以前明朝很難從海外獲得糧食等物資,現在依然難以獲得,這就需要明朝對這些地區進行改造,幫助他們多生產一些生產原料出口明朝。

這事實上就是慢慢的將這些地區納入自己的貿易網絡,實行經濟上的殖民。

明朝是要打造一個,以明朝為中心的貿易網絡,其中明朝負責高端的產品生產,而周邊負責各種原料,形成一個循環的網絡。

當然要實現這些,那麽之前五德號所提,以明朝的銀幣為貿易的結算貨幣,將明朝的貨幣,變成世界貨幣,便至關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