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巡視蘇松(下)

路上不好商談,王彥對於三寸金蓮並沒這方面的癖好,所以如果放足對於大明有利,他肯定是會支持的。

只是這腳裹了怕是有幾百年了,也不是說想放就會放的,得先把勢造出來,改變風氣才行,否則就是朝廷有令也禁止不住。

此事王彥決定稍後在議,當下他與眾人先去查看蘇州城外的紡織作坊,畢竟這才是他們此行的目的。

薛宗周領著王彥到了城外的一處區域,這裏遍布著成排成排的房屋,樣子都差不多,但沒有什麽美感,估計就是作坊和倉庫所在。

在這些房屋間還有數百到煙柱,從屋頂升起來,那是雇工在煮繭。

整個情景會讓人有些不舒服,沒有美感,與傳統的社會有些格格不入。

一行人來到一家作坊前,從外面看院子內,裏面晾曬著許多絲線,還有布匹,雜亂的很。

門口一個拱形的門牌上,寫著“沈記布莊”,一名穿著錦緞的商人,站在門前恭候。

沈記布莊,主人自然姓沈,名叫元勝,原來是賣布的,後來自己也開了作坊,從生產到銷售一條龍,也不怕沒貨可拿。

他給王彥行禮後,領著眾人進入作坊內。

整個作坊十分巨大,有七八十間屋子,還有十多個倉庫,面積快趕上半個楚王府,而這還不是最大的作坊,據說松緊那邊還有雇工三千人以上的棉紡作坊。

“監國千歲,這裏是繭房!”沈元勝領著王彥進入一個房間,躬身說道。

王彥一行進入其中,便見整個工坊內的木架上,裝滿了用簸箕裝著的蠶繭,堆得滿屋都是。

“這樣繭屋,有多少,蘇州府的蠶繭夠你們用嗎?”整個屋子長十丈,寬三丈,高兩丈,全都放滿了蠶繭,王彥有些震驚的問道。

“回稟監國,像這樣的繭屋,小民有十座。”沈元勝行禮回道:“蘇州的蘇織大戶不只小民一家,蘇松的蠶繭甚至南直隸的都不夠分。這裏大部分的蠶繭都是小人從浙江買來,那裏有種桑大戶同小人簽有契約,專門為小人提供蠶繭!”

這等於已經是跨地域的協作了,王彥點了點頭,繼續隨他前行,出了繭屋便到了一處熱氣騰騰的房間。

這個房間裏架著許多大鍋,一自排開,每口鍋有兩人,一人燒火,一人正那木棍攪動著大鍋。

沈元勝當即指著那一口大鍋道:“監國,這是煮繭房。燒的主要是收來的稻梗,還有木炭,以及一部分石炭,不過石炭要從浙江運來,而且價格太高,一般是不燒的。”

石炭王彥知道,和金銀銅鐵礦一樣,都開采不易,不過它開采出來就能用,不用冶煉,所以價值便宜得多,但卻又比木炭要貴一些。

這時王彥走到那一口大鍋邊,阻止了雇工們行禮,見他們將從繭房裏取來的蠶繭,放進水中熬煮。

沈元勝便接著介紹道:“監國,這煮繭很有講究,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爛不牢,太生則影響加工,成品上也會有生塊,另外加入的配料也要定量。”

“這些蠶繭煮軟化之後,就可以抽絲了。小民這邊采用的是冷繅法,不用邊煮繭邊繅絲,而是先煮繭,然後將煮好的繭盛在加有少量溫水的盆內,再進行繅絲。此法繅出的絲比熱釜繅絲,更有精神,更堅韌,還可防止煮繭太熟、絲膠脫凈、絲纖維軟弱無力弱點。”

接下來,王彥一行便進了繅絲坊,他們隔著老遠便聽見吱吱呀呀的聲響,進了房間便看見數百人腳踩繅絲機,忙個不停。

按沈元勝的說法,繅絲工可以把八個蠶繭的絲並在一起,並且根據不同需要,生產出不同長度的生絲,有的甚至長達千丈,其中卻沒有拼接的痕跡。

王彥與眾人觀察了如何繅絲,但並不太懂,不過他到發現,繅絲工確實九成的男工,但也有幾名女工在。

看她們是天足,就知道大多是窮苦人家的婦人,不然也不會拋頭露面。

王彥見她們動作比男工快上不少,便問她們的工錢多少,結果卻只有男工大七成。

王彥聞言皺了下眉頭,但也沒說什麽,畢竟是男權社會,七成已經算良心了。

在抽絲以後,就是將絲曬幹,再進行紡織,最後是用模板染色印花。

最後幾道工序,都是上百人進行,作坊內有五百張織機,日夜不停的趕工,完成官府的訂單。

王彥在轉了一圈之後,感受頗深,除了軍隊打仗之外,他還從未見過這麽多人一起協作完成一件事情。

“你們的生產,現在最大的困難在哪裏?”王彥在轉了一圈之後,開口問道。

“回稟監國,主要是繅絲和織機的速度跟不上。”沈元勝回道。

王彥原本以為是蠶繭跟不上,畢竟方才看見桑田裏,勞力似乎有些不足,卻不想居然是繅絲和織機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