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重振唐威

重修政策

據史料記載,李曄身材魁偉,舉止端莊,眉宇間英氣逼人,頗具帝王之姿。他自幼聰穎好學,在諸王中稱得上是賢明的一個。當時按照慣例諸王不得參政,但是僖宗李儇逃亡成都後,百官未集,人手短缺,所以時為壽王的他才有機會參與朝政。雖然當時朝廷的大事小情沒他做主的份兒,但對於他熟悉朝政和時局頗為有利,這也為他日後執政打下了一個基礎。

雖然李曄沒有想到皇位會落到自己頭上,但成功登基之後,他還是迅速轉換了角色。面對時局動蕩,人心浮動的局面,李曄明白自己當務之急就是先穩定民心,取得朝野上下的一致支持。

當時皇帝李曄為了扭轉懿、僖兩朝的奢靡之風,提倡厲行節儉。他曾經告訴楊復恭,自己本身沒有什麽德行,全是楊復恭力排眾議將自己扶上皇位,所以在生活上不應太多奢華,應提倡節儉以示天下。

懿、僖兩朝時,每日都要換一套新衣服,還要求太常寺每日獻上一首新曲。皇帝李曄認為這實在有些過分,於是下詔免除,同時削減了宮中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除了避免奢靡之風外,李曄和他父皇李漼以及皇兄李儇不同的是,他的志向是想恢復祖宗輝煌的舊業,重新實現號令天下。因此他十分重視對人才的選拔,晝思“名實相符之士,藝文具美之人”,夜裏則“夢寐英賢”,並破格提拔了一批人才,想以此來扭轉懿、僖兩朝以來朝廷政令不行,李唐皇室地位日漸低落的局面。

除此之外,皇帝李曄重修政策的最大特點,同時也是其標志性的做法就是加大儒學對於政治的影響。當時李曄雖大力提倡道教,同時也重視儒學的作用,以期扭轉當時社會崇佛佞道的風氣。例如大順元年(890年)二月,宰相兼國子監祭酒孔瑋請求完修太學,李曄采納了孔瑋的建議。他認為國家之規首先要從學校做起,治理官吏沒有比儒學更好的辦法。針對當時國庫空虛的現狀,李曄號召諸道觀察使、刺史及其幕僚賓客盡可能地予以分擔,以助太學的完修工作。

皇帝李曄即位之初,采取了諸多措施穩定政局,並收到了一定成效,使得朝臣們對於整個國家又看到了一絲曙光,朝廷內外為有李曄這樣的明君而倍感歡欣鼓舞。當時已經暮氣沉沉的大唐帝國猶如被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一時間朝廷上下頓時充滿活力。但縱觀李曄即位以來的時局,他面臨的挑戰卻是十分嚴峻的。

當時擁立李曄登上皇位的宦官楊復恭控制著禁軍,而且左右朝政,為所欲為,李曄初登大位,不得不對其曲意逢迎,事事姑息遷就。各地藩鎮則是繼續作亂,割據一方,目無朝廷,可以說朝廷的地方行政組織已經完全被藩鎮所取代。而經濟上的情況更為不妙,由於連年戰亂,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各藩鎮出於兼並的需要,拼命擴充軍隊,使得勞動力資源趨於枯竭,社會經濟瀕於崩潰。

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皇帝李曄為了扭轉內有權臣,外有強藩的局面,處心積慮地初步制訂出一套適應形勢的策略。經過對時局的分析,他覺得在穩定民心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解除宦官專權,恢復皇權威嚴,以及抑制藩鎮,恢復中央集權。

為了恢復皇權威嚴,當時皇帝李曄對朝廷中樞機構作了一番調整。唐朝中後期,中樞體制中存在四股力量,即宰相、翰林學士、樞密使和神策軍中尉。皇帝通常是通過重用一者來掌握政權。在這四者之中,最有實力的當數神策軍中尉和宰相,前者控制禦林軍,維系朝廷安危;後者則是政府官員和首腦,掌握政權機關。相比之下,樞密使和翰林學士手中沒有實權,只能在決策中起一定的作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朝廷局勢的變化,四股力量的實力並不是決定他們在中樞體制中地位的唯一因素,換句話說四股力量都有過專權的時候。

例如樞密使王守澄在穆、敬兩朝顯赫一時,宰相李德裕則在武宗李炎時期大權獨攬。皇帝李曄即位後,由於神策軍使楊復恭具有擁立之功,更是權傾朝野。

上述這種現象說明,四者在中樞機構中沒有固定的次序,他們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取決於皇帝的倚重程度。而現在皇帝李曄也要依靠其中一種力量來輔佐自己,但是時任神策軍使和樞密使的楊復恭作為宦官顯然不是合適的人選,他的專橫跋扈也不能被皇帝李曄所容忍,因此李曄只能在宰相和翰林學士之間選擇。

李曄景仰的是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以及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時刻夢想著恢復祖宗的基業。翰林學士是在唐朝中後期才進入中樞機構的,目的是為了削弱相權,而目前宰相的權力不僅不能削弱,反而必須要加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