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走向災難(第4/11頁)

不可否認,李適的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但這個心高氣傲的皇帝當時明顯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對於他自己而言是一個好策略,但朱滔和王武俊卻未必這麽看,而且以目前唐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力來看,他的這封詔書究竟會有誰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同樣是個問題。

李適的詔書一經發布,就遭到了朱滔和王武俊的強烈反對。

朱滔和王武俊各自有各自的理由,朱滔認為出兵討伐李惟嶽,自己的功勞最大,現在所占領的原成德鎮所屬的深州,應該劃入自己的版圖。但朝廷卻讓自己吐出深州這塊肥肉,拱手讓給康日知,而且自己還得去攻打李納的地盤德州和棣州,在朱滔看來這實在不公平。而王武俊則認為李惟嶽是他殺掉的,應該功居第一,況且自己的才幹比張孝忠強很多,現在朝廷任命張孝忠做了節度使,而自己卻做了低一等的都團練觀察使,這讓王武俊心中頗為不服。

一個是地方割據的節度使,一個是藩鎮的降將,手中全都握有重兵,當唐廷中央政府力量較強時,他們會暫時歸順,而一旦朝廷勢弱,當其利益與朝廷沖突時,必然會對抗中央,變為獨立的大小王國,事實上這是安史之亂以來河北地區藩鎮長期割據的結果。我們在前邊分析代宗李豫矛盾復雜的心態時,曾經說過李豫之所以姑息藩鎮的原因,可惜歷經諸多歷練的李豫能夠看透這一點,但李適卻始終無法深層次地理解。

李適的詔書點燃了朱滔、王武俊對抗唐廷的怒火,卻讓深陷困境的魏博節度使田悅抓住了救命稻草。

田悅敏銳地利用朱滔和王武俊的不滿不斷地遊說他們一起聯合反叛唐廷,經過一番談判,三方相約共同起兵叛唐。

當時深趙團練觀察使康日知率先得到了朱滔、王武俊要反叛朝廷的消息,他立即通知馬燧上奏李適,讓朝廷做好征討的準備。但無論是皇帝李適還是朝廷大臣,其實全都明白平定藩鎮都還得需要向朱滔和王武俊借兵,而現在平定藩鎮的藩鎮又想要謀反,這不禁讓李適對自己先前的莽撞策略產生後悔之情。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李適當時只能想出一個權宜之計,賜給朱滔通義郡王的爵位,想要拉攏他進而孤立王武俊。但精明的朱滔卻絲毫不為所動,或許在朱滔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忽悠也是要有底線的。

建中三年(782年)四月十二日,朱滔帶領大軍進逼趙州,王武俊派其子王士真同時也領兵圍攻趙州,攻下趙州後,朱滔率領精兵兩萬五千人從深州(今河北深縣)出發首先到達東鹿,王武俊率領一萬五千人也同時南下,與朱滔在寧晉(今河北寧晉縣)會合,雙方約定首先援救身在魏州的田悅。

朱滔和王武俊反叛南下救援魏州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朝廷上下頓時震驚。這宣告了河北戰場平藩第一階段的勝利完全前功盡棄,李適試圖穩住朱滔的策略也沒有奏效,目前唯一的選擇只有一戰。

五月九日,李適下詔命令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領朔方軍與朝廷神策軍一萬五千人趕往魏州增援,不過和平藩第一階段時相比,這次朝廷出兵可謂是勒緊了褲腰帶。

由於平藩第一階段戰事的原因,朝廷中央政府每月軍費支出達到一百多萬兩,而國庫卻只能支持幾個月。當時太常博士韋都賓建議向商人借錢渡過難關,得到了皇帝李適的同意。在頒布的詔書中,李適承諾等到平叛之後,朝廷會歸還。

我們不能否認李適的想法過於美好,當借錢的詔書下達後,具體負責籌備錢糧的官員完全將事情辦走了樣,準確地說不是借而是搶。他們甚至下令強行搜查長安城中那些商家大戶的貨物,如有不從立即抓捕起來嚴刑拷打,很多人受苦不過以至於上吊自殺,即使這樣才總共搜到八十余萬貫錢,最終以至於將主意打到了當鋪身上,將當鋪的質錢也都充公,而且凡是所獲得的錢帛粟麥,都由官府借走四分之一。

當時長安的很多百姓針對朝廷的野蠻做法,紛紛騷亂不平,成千上萬的人攔住當朝宰相盧杞的馬討要說法。盧杞最初還耐著性子勸說百姓,到後來人圍得越來越多,怨聲震天,盧杞見勢不妙,不得不從另一條道疾馳回到府邸。

這件事情搞得皇帝李適極為頭痛,事後經過統計,所有的錢財加在一起還不過二百萬貫,而長安城中已經是民窮財盡,再也榨不出什麽油水,這麽點錢還不夠藩鎮一個縣的軍費開支,怎麽能夠支撐平藩大業的開展。

就在李適無計可施之時,淮南節度使陳少遊的上奏為李適出了一個權宜之計,雖然他的計策算不上高明,但和先前朝廷官員的不斷搶錢相比,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