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整河山

故人出山

從李隆基率領一行人長安倉皇出逃到李亨靈武稱帝,大唐帝國的最高決策者在轉瞬之間完成了角色轉換,李亨順應人心走向前台,而李隆基則避居蜀中退居二線。

馬嵬驛兵變雖然釀成了一場殺戮,但客觀上也實現了大唐帝國新老交替任務。當然這要得益於安祿山在攻陷潼關後,並沒有立即攻打長安,從而給了大唐帝國高層以喘息的機會。然而就在李隆基走出長安的十幾天後,安祿山的大軍最終還是打進了長安。

所以,接下來留給李亨的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

當了皇帝固然讓李亨十分興奮,但接下來他必須要動用全國的力量迅速平定叛亂收復失地,重振昔日大唐帝國的雄風。作為曾經征戰過沙場的李亨在完成皇位繼承大典後,並沒有過多地沉浸在喜悅中,而是立即以皇帝的名義首先將郭子儀和李光弼召至自己的麾下,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命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北都(今山西太原)留守;任命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率三軍,身肩平定叛亂、收復兩京的重任。

而正是李亨的這個任命,也讓後來的大唐第九代皇帝唐代宗李豫正式登上歷史舞台,開始不斷創建軍功。

在李亨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籌劃部署的同時,他並沒有忘記自己不僅僅只是一位統領兵馬的將軍,除了做好軍事部署之外,作為皇帝的他還必須要統籌好全局,而要做到這一點僅僅依靠他從馬嵬驛帶來的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李亨想到了一位故交,他堅信只要這個人來到自己的身邊,自己將萬事無憂。

李亨想到的這個人名字叫李泌。

李泌,字長源,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新唐書•李泌傳》記載:李泌七歲那年曾當面批評名相張九齡不該喜歡“軟美者”(帶有娘娘腔的文人學士),讓張九齡佩服得連呼他為“小友”。

天寶初年,李泌曾在嵩山上書論施政方略,深得李隆基的賞識,令其待詔翰林,為東宮屬官,就此與太子李亨結下深交,後來為楊國忠所忌,被迫歸隱穎陽。

李亨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李泌了,但年輕時代結下的友誼還是讓李亨對這位才子頗為掛念,所以他決定派人前往穎陽請李泌出山輔佐自己。

當李泌接到李亨的邀請後,他感受到了李亨的誠意,而且現在是李亨的天下,他不用再擔心受到排擠,所以他義不容辭,欣然應征就道。

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李泌曉行夜宿、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李亨身邊,開始了一段嶄新的仕途之旅。不過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他居然會像姚崇、宋璟等那樣,成為大唐帝國的中興宰相。

李泌的到來,讓李亨感到無比欣慰。事實上在李泌到來後,當時的局勢迫使他沒有立即投身於平定叛亂中,而是積極協助李亨協調平衡李唐皇室成員的關系。

當時擺在李亨面前的首要任務當然是平叛,但以李亨為核心的李唐皇室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平定叛亂無異於癡人說夢,李泌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深刻地看到了這一點。

李亨即位後很想立張良娣為後,便讓李泌制書準備冊封事宜。而李泌堅持要讓李亨親自下詔冊封。

張良娣的祖母是李隆基生母昭成皇後的親妹妹,當年昭成皇後被武則天所殺,七歲的李隆基失去母愛,張良娣的祖母勇敢承擔起了撫養李隆基的義務,關懷備至視同己出。

李泌認為如果李亨親自下詔,無疑是一次緩和長期以來李隆基和李亨之間因為權力鬥爭所產生矛盾的機會,這對於接下來的平叛大有益處。李隆基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太上皇的特殊身份還是決定了他在任何時候都會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人。

不可否認,李泌的初衷是好的,但張良娣的性格決定了她是個唯我獨尊的人,她的所作所為也為剛剛到來的李泌出了不少難題,但作為政治家、戰略家的李泌卻很好地化解了所有難題。

張良娣清楚地知道自己如果被立為皇後意味著什麽,她在剛剛到達靈武後便為李亨產下一子,取名為“佋”,在得知自己即將被立為皇後的消息後,她恃寵生驕竟然想要把剛出生的兒子立為將來的儲君。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地就同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在未來最高統治權力歸屬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廣平王李俶性格溫和,對於深處動亂之中以及剛剛經歷馬嵬驛兵變的李唐皇室來講,李俶明白此時此刻退讓是理想的選擇,然而性格耿直的建寧王李倓卻選擇了硬碰硬的對抗。

對於張良娣而言,這場鬥爭本來並不占優勢,是一場一對二的對抗。但無數的事實證明,在每一次政治鬥爭中,都會有政治投機分子夾雜其中,當時宦官李輔國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看到張良娣受到皇帝的寵愛,所以選擇和張良娣聯手對抗李倓,而李俶因為選擇了退讓,所以這場鬥爭形勢變成了只有李倓一個人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