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之亂的終極啟示(第5/12頁)

總之,這一時期的傳教士和大清的關系是極為融洽的,因為他們已經打入了高層。然而,就在融洽的關系在繼續時,教廷內部卻對“利瑪竇原則”有了看法。他們認為,按照這種方式傳教嚴重影響了基督教的純粹性,特別是中國人好“講禮”,把祭祀祖先和尊孔子為聖人當作傳統,這就嚴重動搖了基督教最根本的教義“上帝是唯一的神”,這種“原則性問題”是不能夠妥協的。於是1645年(順治二年),羅馬教廷在內部批準:禁止大清的基督徒祭祖和祀孔,反對“利瑪竇原則”派占了上風。以這個禁令為起點,教會內部關於如何向中國傳教的“禮儀之爭”正式開始!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教廷的這個做法實在是“太官僚”了,利瑪竇以他的親身經歷為後世的基督教傳教士定下規矩,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實並不是一味妥協,而是為了解決在中華大地傳教的首要問題——本土化。

為什麽基督教一到中華大地就要碰到“本土化”問題?這是因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而老百姓頭腦中的儒家思想又是一種與現實聯系得比較緊密的“世俗化”的思想,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帶有一點“功利性”。或許正是因為跟百姓們的現實生活聯系緊密,中華文化如此根深蒂固又特色鮮明,以至於外來者提到“中國人”時,他們想到的不是一個種族的概念,而是一個文化的概念。中華文化對外來思想文化甚至是宗教的改造和同化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比如猶太教是世界上最牛的宗教之一,它在對外的傳播過程中都是獨立的,猶太人走到哪裏都保持了他們民族的獨立性,唯一的例外就是來到中國後。大約在宋時,猶太人來到中國,由於他們的飲食禁忌和回族相近,宋朝人誤以為是回族的一支,稱他們為“藍帽回回”——而後來,這支在中國的猶太人真的被同化,最終變成回族一支。

當然,這種“本土化”的過程又是比較復雜的,我們還是拿佛教來舉個例子吧。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華大地時,一開始就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因為它的原旨教義和儒家思想嚴重對立。比如佛教宣揚“眾生平等”,但百姓頭腦中其實是很講究尊卑貴賤的,大人就是大人,咱老百姓見了官自動矮三分,這個規矩糊塗不得,一糊塗就有可能在現實中給自己招來禍事。

再有,佛教的原旨教義要求修行者離家出走(出家),剃個發,斷了結婚生子的念頭。而百姓們卻把家庭倫理看得比什麽都重,所謂“父母在,不遠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要是不結婚生子,那不僅是問題,還是罪過。更加難辦的是,佛家弟子是不拜任何凡人的(包括皇帝),他們只拜佛,這與不論任何人見了皇帝就得下跪的傳統怎麽協調?

最後的結果是傳到中土的佛教做出了讓步,當然這種讓步是相當靈活的,比如結過婚、不出家的也可以信佛,這種人稱作居士。至於你成了佛家弟子還要跪拜皇帝,那就拜唄,你只要在跪拜之時在心中默念一句:皇帝啊,您是未來佛!所以我拜的還是佛啊——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為了傳播的需要,佛教接受了中國人傳統觀念中最核心的“忠孝”觀念,掃除了進入中土市場的主要障礙。中土人口眾多,也就是說,潛在的信徒很多,市場前景廣大,為了開拓這一市場,佛教先以“自我改變”消除了對立,大家認為這很厲害吧,但這還只是“本土化”的第一步。

因為接下來,佛教甚至對與中國傳統觀念並沒有沖突的教義都做了某些調整和改變。比如按照原旨教義,並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信佛的,能信佛的只能是特權階層的人,有權供佛、修築寺院傳播佛教的也只能是特權階層的人,而這些人必須嚴守清規戒律,不做邪惡之事,按照一定的程序修行,可能(不保證)你會涅槃“成佛”。

但面對中土廣闊的傳教“市場”,傳到中國的佛教迅速調整了,無論是信佛還是“成佛”,它都不搞特殊、不搞歧視、降低門檻,人人可信佛,人人也可以“成佛”。總之,傳到中土的佛教不拒絕一切“弟子”,不放過每一個“招收對象”,正所謂“佛門廣大,普度眾生”。

有的地方喜歡搞性別歧視:“男生可以,招收女生嗎?”

“行。我們這裏有善男信女,和尚尼姑,也有女菩薩。”

“天天就想著喝酒吃肉,按照身體的本能實在是守不了清規戒律的人不行吧?”

“行。參考智深同志。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工作壓力太大,萬念俱灰,不想活了,想把自己拿去喂狗的人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