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慈禧的布局:榮祿崛起(第4/7頁)

就這樣,董福祥以別出心裁的方式,以劍走偏鋒的表現,反而獲得了慈禧的歡心,跟“匪軍”差不多的甘軍竟然是最受慈禧信任的軍隊之一,真是魚有魚道、蝦有蝦路啊。

1898年初變法前夕,慈禧調董福祥甘軍移駐近京——直隸正定府(今河北正定縣),6月15日變法開始四天後,榮祿成為直隸總督,節制聶士成軍、董福祥軍和袁世凱軍這“北洋三軍”。9月,慈禧終止戊戌變法,開始臨朝訓政,慈禧立調董福祥軍從正定進駐京郊南苑。關於這次非常時期的調兵,歷史上是有很多爭論的。

在過去很多的書中,人們常常認為慈禧調董福祥軍是用來鎮壓變法的,但實際上,對付變法,慈禧不需要那麽多“幫手”。前面我們知道,如果僅僅只是終止一個變法而不是開始“臨朝訓政”,慈禧是能夠比較輕松地搞定的,慈禧的困難不是終止變法而是如何順利地主導朝政,而她調董軍進京也並不是“鎮壓變法”(請注意調軍時變法已經終止了),而是和立召榮祿進京的目的是相同的:為了牽制和監視自己的政治盟友——端王集團!

也就是說,董福祥本來就是慈禧信任的人,現在由榮祿進行整編,只不過是給他的甘軍換個番號而已,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神秘的榮祿大人竟然和這位前驢販子也有關系!

在擔任西安將軍期間,榮祿就注意到了董福祥,有心和董福祥結交。有的史料上說他和董福祥結拜成了兄弟,有的說沒有結拜,反正關系還不錯。而榮祿對董福祥一直很客氣,即使榮祿後來出任直隸總督,恰巧又成為董福祥的領導,榮祿的態度也是一如之前,並沒有擺領導的架子,看來榮祿大人籠絡驢販子是有一手的。

袁世凱一直算是榮祿的“心腹”。1895年12月,從朝鮮回國後的袁世凱能夠進入軍界,去小站編練新軍,其實就是榮祿大人推薦的功勞。雖然榮祿也很清楚小袁這個人並不像他表面上那麽簡單,表面上很謙恭,實際上卻很難駕馭,處處表忠心,實際上卻一直在騎墻,但榮祿對袁世凱其實一直是有特殊感情的。

榮祿力薦袁世凱小站練兵時,他也剛剛成為兵部尚書,屬於在軍中培育個人勢力的階段,當發現小袁這個人很不簡單時,榮祿就把袁世凱當作嫡系來培養和看待了。事實上小袁在小站練兵時,大搞軍隊“私人化”,又花銀子無數,朝廷中很有非議,每次都是榮祿的力保才讓袁世凱平安無事。

因為榮祿的關系,1895年至1898年這三年間,慈禧對一直在小站練兵的那個“小袁”,印象還不錯。

可是當慈禧得知譚嗣同其實很早就找過袁世凱,而袁世凱一直到迫不得已時才告發時,慈禧震怒了。袁世凱所犯的是欺“君”之罪(欺的是慈禧這個“君”),她要將這個“存心叵測”的人“置之重典”(很可能是砍頭),榮祿就不惜以身家性命將袁世凱保下來,其他大臣指控袁世凱“鼠首兩端”,要求繼續調查治罪,榮祿不知是被逼急了,還是保袁心切,竟然一反常態地強硬回絕:“袁乃我的人,無所謂鼠首兩端!”(蘇繼祖:《戊戌朝變記》)

太後啊,袁世凱是我的人,也就是你的人,並且是一個很有用的人!

榮祿的考慮是“政治正確”,此時正是慈禧用人之際,必須在端王集團之外抓住一切可用之人。於是乎,本來已經犯了死罪、大禍臨頭的袁世凱又幸運地逃過一劫,而袁世凱很有力地證明了榮祿對他的重視是非常值得的。

雖然袁世凱是宋慶、聶士成和董福祥這幾個人中唯一沒有正式上過戰場(朝鮮王宮平亂不算),也沒有為朝廷立下過戰功的人,但這個人最厲害的並不是軍事,而是心機和頭腦。在榮祿即將開始整編之際,唯獨這個唯一沒有上過戰場指揮的人,為榮祿提出了一個十分專業、又不只是專業的建議:

大人,您只有這四支軍隊的計劃是不夠的,還需要組建一支您自己的親兵隊伍,讓一些八旗子弟加入進去,然後再將所有五支軍隊整編成軍(相當於集團軍),由您擔任總統(相當於總司令)!

聰明人不用多說,一點就破。袁世凱的考慮不得不說是毒辣,他具有敏銳的政治頭腦。這四支軍隊都是漢軍,如果只孤零零地將這四支漢軍整編,把八旗子弟全部撇在一邊,動靜太大,樹大招風,一定會引起端王集團和八旗軍的警覺,最終很可能會因為他們的強烈反對而使整編工作泡湯,所以不如先向他們做點妥協,讓他們沒有話說。

就這樣,整編的目標有了,方案也有了,接下來就是時間問題了。雖然榮祿比以前更加低調,韜光養晦,但端王集團不得不重視他,他們從來沒有放松對榮祿的拉攏工作。可榮祿明顯就是來拆端王集團台的,他是直通慈禧這根線的人,而不是端王集團的人——退一萬步來說,即使將來被形勢所迫,榮祿不得不選擇倒向端王集團,那麽也必須在現在抓緊培育自己的實力,只有這樣,到那時,“倒向端王集團”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