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處尋求支持失敗,孫文以孤軍打響起義第一槍

孫文策動李鴻章當“總統”失敗

其實平山周和內田良平並不同意策動李鴻章,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只要暗殺李、張、劉這些大佬中的任何一人,必然引起天下大亂,起義的時機就會到來,革命派就有崛起的機會。但是孫文並不這麽看,首先他認為成功暗殺這些大佬並不容易;另外,即使是天下大亂,也不一定真正有利於興中會,因為目前興中會的勢力還很弱,天下大亂只會給其他勢力崛起的機會。考慮到這個情況,不如反過來利用李鴻章的“異動”,讓他為革命、為興中會所用! 孫文又開始開“空頭支票”了,他告訴劉學詢:只要李鴻章真的願意“異動”,興中會就可以以李大人為號召,雙方合作先謀取兩廣獨立,割裂大清國之南方一部,為“亞細亞開一新政體”,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兩廣共和國”,那麽李大人自然就是將來的“總統”! 劉學詢轉述之後,李鴻章態度比較曖昧。他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和當初的張之洞大人一樣,李大人還在等待局勢的進一步明朗。但劉學詢相當積極,對於劉學詢來說,他對朝廷早已經是離心離德了。李鴻章有權有名,劉學詢和他的朋友們有錢,孫文可以找到起義者,如果真的能夠“擁立”李鴻章,那麽將來他又會是什麽?這是很符合他自己以及身後那一群粵港富豪們的利益預期的。 劉學詢知道,建立“兩廣共和國”其實並不是興中會與李鴻章的雙方合作,而是三方合作,另外一方是港英政府和英國。因為廣東也一直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他們是不能被繞過去的,而且只有得到他們的支持,李鴻章也才會真正被打動。於是劉學詢打著李鴻章的名號,開始主動為孫文去尋找港英政府的幫助。他找到了港英總督蔔力,透露了起義計劃,沒想到蔔力也很積極。蔔力大人認為這是以香港為起點,未來把兩廣也變成英國“殖民地”的大好機會。他的回復是:只要革命派同意將未來的“兩廣共和國”這個新政權“置於英國的保護下”(也就是變成英國的傀儡政權),港英政府和他本人願意支持“革命”,第一步就是在適當的時候解除孫文五年內不得入港的禁令,為革命提供方便。 劉學詢把蔔力的態度轉告了孫文,孫文方面就開始起草一份具體的落地方案,這就是《平治章程》。章程規定一旦革命成功,建立“兩廣共和國”之後,必須保障以英國為首的列強的權利,比如協定關稅、鐵路、礦產等要與以英國為首的列強“分沾權利”等等。 表面上看,這樣的章程和大清朝廷簽過的那些條約差不多,甚至比條約“更賣國”,這也正是孫文留給後世巨大爭議的地方。一種觀點認為,革命實力十分弱小,孫文首先要想盡一切辦法“建國”,如果離開了這可能,一切都成空,其實也是談不上“賣國”;而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國土和國家的根本利益都可以交換的話,豈不是為革命而革命?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事實上又是孫文為了革命獲得支持而給英國人畫的“大餅”。事實上孫文為革命畫過的“餅”還有很多,比如他曾對法國人說,將來會在廣西和華南給法國更大面積的租界;甚至曾對日本人說,只要你們支持革命,將來可以把整個滿洲割讓給日本。因為在此時的孫文看來,滿洲並不屬於“中國”,滿人也並不屬於“中國人”,所以他才“驅除韃虜,恢復中國”。而幾年以後,孫文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又將發生改變。 這就是孫文,和很多人印象中的“大炮”不同,孫文其實是一個極為現實的革命家。為了獲得革命的籌款,他可以向任何一個人誇下海口;為了獲得對革命的支持,他可以向任何一方勢力承諾某些“並不具備革命性”的條款。所有這一切的根源並不是孫文愛“放大炮”,正是由於他的極度現實。革命在這個古老國家的絕大部分人中都還沒有市場,他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先行者。 正是由於孫文的現實,《平治章程》雖然起草了,最後卻並沒有交給蔔力,這正是因為要考慮到日本。《平治章程》首先考慮的是英國的利益,而不是日本,日本自然會反對,就目前來說,日本已經給了孫文的革命很多“支持”,孫文總不能先失去這個已有的幫助者。 孫文只能給出口頭承諾了,但這無關大礙,劉學詢和蔔力的態度仍然很積極,現在的關鍵又回到了李鴻章身上。劉學詢和蔔力甚至私下商議:一定要盡最大努力促成此事,如果李大人最後不保險,就請蔔力對李鴻章采取“非常措施”,把他扣留在香港,逼迫李鴻章起義! 7月8日,八國聯軍即將攻入天津,慈禧有點驚慌了,她開始再一次拉攏李鴻章,緊急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令他北上速與八國聯軍“和談”。慈禧知道,在“和談”方面,確實只有李鴻章才能搞定洋人。 對於李鴻章來說,此時是萬萬不能北上的。朝廷中還有仇外的端王集團,李鴻章去了就有生命危險(端王集團會借義和團之手刺殺李鴻章);更重要的是八國聯軍還沒有攻下京津,他們無法在“和談”中得到最大利益,李大人即使北上了,也會無功而返。出於這兩點考慮,李大人抗旨不遵,一直拖到7月17日,才帶著劉學詢離開兩廣總督府。而李鴻章先去的正是香港,在徹底執行慈禧旨意之前,李鴻章正是要就“兩廣共和國”之事與蔔力直接會談! 與此同時,接到劉學詢通知的孫文在香港公海上等待消息,他在船上召開了起義的籌備會議。一切都將取決於李鴻章與蔔力會談的結果。 李鴻章並不知道,蔔力已經接到了他的上級——英國殖民部的明確指示:不得再與革命派靠近,更不得對李鴻章采取非常措施! 李鴻章北上,是與八國聯軍和談的,不是只與英國一家。英國確實很想得到“兩廣殖民地”,但這又與八國都同意的“門戶開放”政策相抵觸,其他七位兄弟就會很有意見,大家就會打起來,造成內部火並。正是因為如此,英國政府最終作出了這個決定。 “三方合作”中,最具實力的一方撤出了,李鴻章立即明白:此事再沒有繼續運作下去的可能了。李鴻章帶著他破碎的“總統夢”,立即離開了香港。但李大人還是精明的,此時朝廷內部局勢仍然不明,北上還是有兇險,八國聯軍還沒有攻入北京,“求和”還是不可能,李鴻章就帶著劉學詢先來到了上海,繼續抗旨不遵,只是已經向慈禧表明了他願意北上的態度——向慈禧請了一個長長的“病假”,能夠北上了,他就北上。 孫文在香港公海上白白吹了一陣海風,一切都落空了,不得不帶著失望離開。他並沒有想到世界上第一個憲政民主國家,一直鼓吹自由、平等、人權的世界老大,很快就倒向了那個他們的報紙天天在罵的“腐朽沒落的大清王朝”。這一切的秘密只有一句話:國家利益永遠能戰勝鼓吹的公平道義。 孫文更沒有想到李鴻章還是要和慈禧政權綁在一起,連賭一把的勇氣都沒有。英國人確實撤出了,但這並不代表李鴻章就只能撤出,他還是有實力的。革命就是這樣,如果只有精於算計,一旦發現情況不妙就放棄,那就不是革命了。 孫文還要堅持,為什麽最有實力的那兩方都退出了,而恰恰是最沒實力的孫文還在堅持?難道只是因為前者已經有很多,害怕失去已有,而後者幾乎一無所有,原本就不怕失去什麽? 無論怎麽說,革命,需要的正是後者。多年以後,在彌留之際,孫文會明白,他發現他要爭取的對象原本就不該是這些有實力的人,也不是有錢人,而是需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這塊土地上的國情確實和西方不一樣,要進行的革命也確實不該和西方發生過的一樣,這將是一條由一個革命的先行者在黑夜中漫長摸索的道路。 孫文只好離開香港公海,先回日本。而8月22日,孫文突然攜平山周、內田良平等人從日本緊急啟程,冒險潛往上海!這是自1895年廣州起義之後,時隔五年,孫文冒著被通緝的風險首次踏上大清的土地,這一定是因為發生了特別重大的事情。 因為在前一天,唐才常被殺! 當康有為對唐才常被殺基本無動於衷時,孫文就帶著迅速接收唐才常遺產的目的而不惜以身犯險。孫文要想辦法與唐才常組織過的“中國議會”議長容閎見面,把這部分勢力拉到革命這邊來;另外,李鴻章還停留在上海徘徊觀望,孫文也想作最後的努力;最後,孫文還不清楚蔔力接到的是英國政府的命令,他認為蔔力退出了,還可以與英國駐上海領事去談談,看是否有最後的希望。 8月29日晚,孫文一行人抵達上海外海,試圖從黃浦江邊的公共租界登岸,最初沒有得到允許,後經劉學詢與日本領事擔保才上岸,住進了租界裏的日本旅館。日本駐上海領事小田切嚴密監視孫文的一切活動。與此同時,上海官方對孫文的到來也聽到了風聲,準備想辦法進入租界去捉拿孫文,但孫文仍冒險在上海滯留到9月1日。在這三天時間,孫文的效率很高,他拜訪了英國駐上海領事,但對方態度冷淡,最後的希望破滅;孫文也見到了容閎,通過唐才常被殺一事,容閎對康有為很是失望,他與孫文談得比較愉快,離開上海時,容閎甚至還與孫文同船去日本。這位著名人物從此倒向革命派,看來孫文的冒險還是值得的。 最後,孫文在上海秘密會見了劉學詢。 根據小田切給日本外相的機密情報第100號,在孫、劉密談中,孫文審時度勢,站在李鴻章的立場,分析了李鴻章接下來可能的兩個選擇:由於8月15日,八國聯軍已經攻入了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府,如果八國聯軍最終不會滅亡慈禧政權,允許慈禧政權回到北京,那麽李大人自然也就會完全倒向慈禧,三方合作也就無法挽回了,李鴻章的“總統夢”也會徹底破碎;而萬一慈禧政權因為各種原因分崩離析,或者朝廷西遷,偏安一隅,那麽李大人肯定還會為“總統夢”而動心思,到那時就由劉學詢繼續策動李鴻章建立“兩廣共和國”,出任“總統”——如果李鴻章不答應,擁立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也行,由劉學詢負責向粵港兩地富豪籌集軍費,並設法聯合或者脅迫張之洞和劉坤一參與。 那麽,孫文有沒有和李鴻章直接會談?李鴻章來上海之後,一直住在劉學詢在公共租界的豪宅裏,至少有這個見面機會的。根據劉學詢的說法,“孫、李曾會面”,而據日本領事館的記錄,孫文與平山周曾經一同外出,雖然不一定就是去見李鴻章,但也不能排除這個可能。對於李鴻章的“總統夢”來說,英國人退出了,相信他也想直接了解一下孫文背後的日本人的態度。如果日本願意加入,難道不是另外一個“三方合作”? 從種種情況來看,孫文這次是極有可能和李鴻章直接見過面。孫文也許不會想到,自己六年前絞盡腦汁想見的這個人,今天竟然也要跟自己坐在同一個談判桌前談判;而李鴻章應該也不會想到,在短短的六年之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給自己上過書的年輕人,幹的是反叛朝廷的大事,不管他有沒有真正的實力,但他確實有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的籌碼。這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孫文的個人奮鬥,而不是他李鴻章確實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而孫文代表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嗎? 此時的李鴻章正是處於極度矛盾和痛苦的狀態中,“總統夢”並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但機會似乎總是虛無縹緲,列強老大英國不會支持革命,即使孫文再去策動日本,相信日本政府也不敢冒著被其他七國孤立的危險直接出兵幫助,頂多是從暗中提供點資助(這還不一定),那麽孫文單靠幫會分子進行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退一萬步說,即使革命能夠僥幸成功,李大人也必須考慮,他的淮軍是否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他本人是沒有多少兵的,甚至目前張之洞的軍事實力都比他強,如果有英國的支持,李大人可能還能利用英國人壓制住那些幫會分子;否則,即使將來“兩廣共和國”組建成功,那也是幫會打下來的,他李鴻章這個“總統”還會有什麽實際權力? 對於李大人來說,他在朝廷體制內辛辛苦苦奮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混到了“大清第一臣”的位置,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如果真的去“賭一把”,不顧一切地倒向革命陣營,這等於是斷絕自己的後路重新開始。李鴻章不會作這樣的選擇。一年後,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說:李鴻章並非“非常之人”。四十年前圍剿太平軍時,李鴻章正值壯年,與英國人戈登商討局勢,戈登建議他取清廷而代之,李鴻章不敢應承。李大人壯年時尚不敢有破格之舉,何況現在已經是個八十歲的老頭? 9月15日,在徘徊觀望、猶豫不決了近兩個月之後,李鴻章終於從上海啟程前往京城了。這是他的最終選擇,從此他全心全意倒向慈禧政權,充當慈禧的議和大臣,繼五年前的《馬關條約》後再簽下恥辱的《辛醜條約》。條約簽訂後兩個月,李鴻章逝世,“總統夢”灰飛煙滅。 李鴻章離開上海時,心灰意冷的劉學詢停止了繼續追隨李鴻章的步伐,他沒有北上,而是留在了上海,後來花了大價錢,找了慶親王之子、時任大清商部尚書的載振特批了西湖邊的黃金地段,建起了私家園林“劉莊”,以紀念那段逃亡的歲月,然後縱情於山水之間,安心地做著大清隱形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