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的建國(第4/9頁)

這裏有一個問題,朱元璋出身於紅軍,他反對地主,而地主階級為什麽要支持他呢?這不是一個很大的矛盾嗎?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從當時的具體歷史情況來看。朱元璋本人要打擊地主,因為他受過地主階級的壓迫。可是在進行軍事鬥爭的過程中,他感到光像過去那樣打擊地主、消滅地主,不僅很難取得地主階級的支持,而且會遭到地主階級的頑強抵抗。所以,在他還沒有成為一個軍事統帥的時候,他就改變了紅軍的傳統,開始和地主階級合作,取得他們的支持。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地主階級怎麽願意支持他呢?前面不是說過,紅軍在北上的戰爭中所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元朝軍隊,而是地主階級的武裝嗎?原因很簡單,就是安徽、浙江地區的地主階級,他們看到元朝政府已經不能維持下去了,他們不能再依賴元朝政府的保護,而他們自己的武裝力量又無論如何也抗拒不了朱元璋的進攻;更重要的是他們了解到朱元璋歡迎他們,采取跟他們合作的方針。他們與其堅決反抗朱元璋而被朱元璋消滅,還不如依靠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保護,以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所以,當朱元璋派人去請劉基的時候,劉基開始拒絕,可是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最後終於接受了。

朱元璋的軍隊加入了這樣一批力量之後,它的性質逐漸改變了。所以在他以後去打張士誠時所發布的一個宣言中,不但不再承認他自己是紅軍,反而罵紅軍,攻擊紅軍,把紅軍所講的一些道理稱為妖言。盡管這時他在形式上還是接受韓林兒的命令,用韓林兒的年號,他的官爵也是韓林兒封的,但實質上他已經叛變了紅軍。到了1368年,他已把陳友諒、張士誠消滅,派大將徐達進攻北京,這時又發布了一個宣言。在這個宣言中,像紅軍所提出的“貧極江南,富誇塞北”的口號都沒有了。主要提些什麽問題呢?夷夏問題。就是說少數民族不能當中國的統治者,只能以夏治夷,不能以夷治夏。他要建立和恢復漢族的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的性質改變了,不再是紅軍原來的階級鬥爭的性質,而是一個漢族與蒙古族的民族戰爭。

1368年,朱元璋的軍隊很順利地打下了北京。元順帝跑到蒙古,歷史上稱為北元。元順帝雖然放棄了北京而回到蒙古,可是他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還仍然保持著比較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完整的政治機構。他並不認為自己統治的王朝已經結束了,他經常派兵來打北京,要收復失地。所以在明朝初年,明朝和北元還有幾次很激烈的戰爭。到了洪武八年(1375),北元的統帥擴廓帖木兒死了,蒙古對明朝的威脅才減輕了一些,但仍然沒有結束。這時北元和高麗還保持著密切的關系,高麗的國王還照樣是北元的女婿(每一個高麗國王都要娶蒙古貴族女子做妻子),在政治上仍然依附於北元。這種關系一直維持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這一年,高麗內部發生鬥爭,大將李成桂為了取王朝而代之,他依靠明朝的支持,在國內發動政變,推翻了舊的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從此,高麗臣服於明朝。同時,李成桂在求得明太祖的同意之後,把國名高麗改為朝鮮。此後一直叫朝鮮,不再稱高麗了。朝鮮國內的政治變革,反映了明朝和北元的鬥爭關系和勢力的消長。

總結上面所說的歷史情況,得到這樣的結論:經過二十年長期的戰爭,一方面是紅軍(包括東、西兩部分)和非紅軍(像方國珍、張士誠);另一方面是元朝軍隊,更重要的是各個地方的漢人地主武裝力量。在戰爭過程中,這些漢人地主武裝大部分被消滅了。也由於二十年的長期戰爭,各地人口大大減少,土地大量地荒廢。因此1368年明太祖建國之後,他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改變這種情況。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手段的國家,農業生產得不到保證,它就不能維持下去。因此,在明朝初年采取了一系列的辦法:

第一,大量地移民。例如移江浙的農民十四萬戶到安徽鳳陽,遷山西的一部分人口到河南、河北、安徽去。移民的數量是很大的,一移就是幾萬家,甚至十幾萬家。遷移的農戶到了新的地方之後,政府分配給他們土地。這些土地是從哪裏來的呢?就是一些在戰爭中被消滅的大地主的土地和無主荒地。此外,政府還給耕牛、種子、農具,並宣布新開墾的荒地幾年內不收租,鼓勵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第二,解放匠戶。元朝有所謂匠戶制度。成吉思汗定下了這樣一種辦法:每打下一個城市之後,一般的壯丁都殺掉,但是有技術的工人,無論是銅匠、鐵匠還是其他行業的工匠,都保留下來。把每個大城市的技術工人都集合在一起,為官府生產,這些人就稱為匠戶。這些匠戶幾乎沒有人身自由,世世代代為官府服役。明太祖把他們部分地解放了,給他們一些自由,鼓勵他們生產。匠戶數目很大,有幾十萬人。